O“有话好好说嘛。”姜母语气中带着恳求,“你不是一直想见女儿吗?现在又要把她气走吗?”
姜父别过头去,生着闷气。
望着日渐消瘦的父亲,姜满鼻子一酸,低下了头。
“姐!”
这时,堂妹姜璐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小璐,越来越标致了。”姜满由衷地赞叹道。
姜璐是叔叔家的女儿,比姜满小两岁。因为家里孩子众多,实在无力抚养第四个孩子,便将她过继给了姜满的父母。
她望着姜满,虽然面带微笑,但眼神中却带着一丝轻蔑。
“满满……孩子的父亲,你找到了吗?”姜母小心翼翼地问道,目光温柔地望着姜满。
姜满愣在原地,不知如何回答,这确实是个让人尴尬的问题。
姜父猛地一拍桌子,“你不会连孩子的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吧?!”
姜满微微垂首,双唇紧抿成一道倔强的弧线,周遭的空气似乎都随着她无声的坚持而凝固。
事实上,她确实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我姜宇宁怎么会有你这样不知检点的女儿!”姜父怒不可遏地拍着桌子,额头青筋暴起,话一说完,他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宇宁!”姜母急忙帮他抚着胸口。
“姐,不是我说你,你就不能让大伯和大伯母省心点吗?”姜璐说着,又打量了一下四周,“还有表姐,你就一直住在这种地方?陆家不是挺有钱的吗?你离婚了就没分到一点钱?”
姜满看着坐在沙发上的父母,姜父的脸色阴沉,她无从解释。
望着姜满,姜母知道女儿此刻心里一定不好受,她埋怨地看了一眼身旁的丈夫,哽咽着声音问道:“满满,你这几年有没有吃过苦、受过罪?”
姜满眼眶一热,“妈,我挺好的。”她强颜欢笑道:“真的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
姜父斜睨了姜满一眼,像是在跟自己置气一样,始终不愿开口说话。
姜满低下头,了解父亲的脾气。
“满满过来坐,妈妈还有好多话要问你。”姜母拍了拍身旁的位置,招呼着姜满过去。
姜满有些犹豫,但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不敢拒绝,便走了过去。
“我外孙呢?怎么没见到他?”
“轩轩在学校呢,下午才回来。”
姜母眼中流露出笑意,望着近在咫尺的女儿,没说几句,鼻子又开始发酸了。
“陆子吟呢?”姜父突然问道:“当初你非要跟他在一起,连家都不要了!可现在呢?他人在哪里?!”
“爸,这不关他的事。”姜满替陆子吟辩解道。
“不关他的事?当初我们怎么阻止你,你都要和他在一起。”
“你少说几句吧!”姜母打断了姜父的话,“每次都要吵得不可开交,你再把女儿气跑了才满意是吗?”说着说着,姜母又要掉眼泪了。
姜父不再吭声,姜母拉着女儿去了厨房说话。
“满满,我们原本不打算告诉你的,你爸爸他可能是癌症晚期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姜满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嗡嗡作响。
姜母泣不成声,“我怕你们再不见面,就连这最后相处的机会都没了。”
姜满扭头看着依旧面色严肃的父亲,眼眶渐渐湿润了。她紧咬着唇,努力压抑着内心即将涌出的悲伤。
姜父那张一贯严肃的脸庞终于有了一丝裂痕,眼眶微微泛红,他缓缓抬起手臂,轻轻拍了拍姜满的后背。
背上传来的温暖,却如同针尖般刺痛着姜满的心,每一下都像是重锤落在她脆弱的心房。
姜璐目睹这一幕,不屑地撇了撇嘴,她对这种煽情的场面毫无兴趣。
她觉得待在这里简直是种耻辱,便踱步到窗边,企图转移注意力,目光一闪,捕捉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存钱罐。
她斜睨着还在一旁默默垂泪的姜满,百无聊赖地拿起存钱罐,随意摆弄了几下,轻易地将盖子掀开。一束灯光照亮了存钱罐内部,轩轩放进去的那个小布袋赫然映入眼帘。
她满心好奇地打开布袋,里面竟是一粒粒璀璨夺目的小石子!
姜璐的眼眸猛地睁大,既惊讶又难以置信。
她咬了咬牙,趁人不备,迅速从中取出一颗小石子,随后将存钱罐复原,若无其事地坐回原位,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什么时候吃饭啊。”
听到姜璐的呼唤,姜满吸了吸鼻子,勉强直起身子,拭去脸上的泪痕,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悲伤,“我都忘了,爸妈,你们肯定也饿了吧?我这就去做饭。”
姜父沉默不语,凝视着女儿,心中五味杂陈。
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告诉他,女儿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但他已时日无多,渴望享受天伦之乐。
姜母见状,也不禁松了口气,一家人这样和睦相处,才是她所期盼的。
姜母亲自下厨,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大多是姜满的心头好。
“妈妈,我回来了。”轩轩欢快地喊道。
一进门,便看到沙发上坐着一位陌生的爷爷。他挠挠头,好奇地问道:“爷爷,您是妈妈请来的客人吗?”他站得笔直,礼貌十足。
姜父打量着轩轩,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又迅速掩饰,“你就是轩轩?”他问道。
“是的,就是我!”轩轩自豪地扬起下巴。
姜父轻咳一声,略显尴尬地开口:“我是你姥爷。”
“姥爷?”轩轩满心好奇,“妈妈从来没提过呢。”
说实话,轩轩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姥爷姥姥,所以从未询问过妈妈。
“过来。”姜父向轩轩招招手。
轩轩犹豫片刻,还是走了过去。
“这些年你和你妈妈过得怎么样?”他关切地问道。
轩轩看了看他,想了想,说:“妈妈有点迷糊,找工作总是找很久,钱不够用,我们就只能吃泡面。”轩轩撅了撅嘴,随即又笑了,“但妈妈说,不管多难多苦,都要笑着面对,这样好运就会来。”
姜父点了点头,既心疼女儿,又为她能有这样的心态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