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这样的想法,阿糜去了公主府。
她一个小小的商人,自然是进不去公主府的,但没关系,阿糜会走捷径。
夜深人静,高烛明月,最适合美人们对坐聊天。
太平公主见到潜入府里的阿糜,瞳眸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面色丝毫未变,冷静问道:“你是何人?”
她的声音不高不低,外头伺候的宫人无一察觉,太平心里就有数了。
阿糜潜入公主府,甚至没换一件夜行衣,堂而皇之的穿着她最喜欢的广袖留仙长裙,天空般温柔的蓝色,穿在她身上,相得益彰,怎么看都不像个刺客。
“阿糜自然是来为公主分忧的。”
“分忧?”
“近来朝堂诸公因河东道黄河决堤一事争论不休,难道公主不忧?”
太平笑了笑:“那你来迟一步,皇上听了太子臣下的建议,有意设边防节度使,屯田驻兵,既能开垦更多的荒田,也可随时治理水患……”
“愚蠢!”
太平一愣:“你说这个法子蠢?”
“自然!”阿糜行至太平面前,姿态适然的坐下,才慢慢回答她。
“黄河时时决堤,是因为上流泥沙随着河流流至中下游,泥沙堆积,抬高了河床,进而引发的河道弯曲等诸多原因引起的,这不单单靠着开垦田地就可以解决……
河道两侧大多是林野树木,若是为了开田而废林,只会更加重土壤的流失,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引起土地沙化等问题,这样蠢的主意,提建议的那位只怕没去黄河亲身考察过吧?!”
太平露出愉悦的笑:“本宫也算饱读群书,但你方才说的,本宫竟不能全部理解……只有一点,你说的对,提议之人确实没有去过黄河。”
“你呢,你又有什么好法子?不妨说来听听。”
阿糜知道自己方才的话,只能算是引起太平兴趣的敲门砖,接下来她的对策,才是重中之重。
阿糜直接掏出了一本册子,“阿糜出身陇右道,黄河亦经过此处,阿糜见到百姓深受水患之苦,因此作了这本治河论,公主可愿一观。”
治水论是阿糜根据后世有名的几位治水大能所写著作和经验,总结出来的,里头全是精华。
太平拿过册子翻了起来,很多她不明白的名词,需要时不时问一下阿糜,听对方讲解后,才能接着往下读。
等太平放下册子,烛火已经快燃尽了,太平久久没说话,即便她对治水之事不算了解,但也清楚手里这本册子的含金量。
她喝了口冷茶,声音微微沙哑,“为何选择投靠本宫?太子如今势力渐大,难道你不想搏一个从龙之功?”
“太子固然优秀,可公主亦是人中龙凤。既然要搏,为何不选公主?”阿糜轻笑:“太子再好,可他终究是个男人!”
太平愣了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你说的对,凭什么那个位置只有男人能坐?本宫母亲能坐得,本宫自然也能!”
更何况相比武则天,太平好歹也是李家的正统血脉!
……
有了这本治水论,阿糜顺利成了太平公主的人,她的店铺很快就出现在了朱雀大街上。
太平也将治水论献了上去,皇帝少不得要问写书的能人是谁,太平也不瞒他,只道是自己新得的幕僚。
阿糜的身份很快就被扒了出来,太子一党深恨之。因为这次治理黄河,是他们为太子刷名声功绩的好机会,谁想最后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商户破坏了,还叫死对头太平得了利。
但由于阿糜背靠太平,谁也奈何不得她,太子见她有本事,甚至还抛过橄榄枝,可惜阿糜没接招。
在长安呆了半年,阿糜时常为太平出谋划策,每每惊人,太平十分信任倚仗她。但阿糜还要去其他各州开店,顺便经营自己的大本营,因此还是向太平告了别。
太平几番挽留不住,将自己的信物送她,又赠了数名护卫随从,才放心让她离开长安。
作者:\" 睿宗时期确实为了治水,采用了屯田法,但是不是李隆基提的,我没查到。反正因为这个法子使用不当,古人又没有养林固土的理念,造成了大批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泥石流、沙尘暴等危害,西北很多土地都是从唐朝开始变差导致不能种田的\"
作者:\" @寒郁郁\"
作者:\" 感谢宝子的金币(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