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字汝玉,浙江绍兴人氏,书法大家。
他天启二年的进士,去年新任国子祭酒。
跟刘理顺、黄道周一样,倪元璐也是袁可立的门生。
历史上的崇祯十七年,倪元璐曾力劝崇祯迁都南京,可惜未被采纳。
后来李自成陷北京。
城陷之日,倪元璐整衣冠叩拜皇城,留下遗言后自缢殉国。
云逍看向袁可立的灵堂,心中一阵苦笑。
老袁同志,咱对你可不赖啊!
可你的门生,怎么就跟咱杠上了?
“你们都说完了?”
云逍看着二人,神情淡漠。
刘理顺夷然不屑:“本官无话再说。”
倪元璐跟着说道:“我等圣人弟子,以身殉道,死而无憾!”
云逍看向众多官员和士子,“还有吗?”
众人纷纷低头,无人敢应声。
袁枢急忙上前跪地求情:“家父病故,刘、倪二人身为家父门生,因此心情悲痛,一时出言无状,恳请国师海涵!”
云逍不置可否,转身朝寺外走去。
一直等他离开许久,众人这才回过神来。
国师就这么算了?
他的行事风格,世人皆知。
不能说小肚鸡肠吧,只能说睚眦必报。
今天被人指着鼻子骂作‘国妖’。
这都能忍?
温体仁等人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国师没有当众发作,算是万幸。
可转念一想,一帮‘云党’又开始担心起来。
接下来要是不处罚刘理顺和倪元璐,云真人的名声就会受到损害。
若是严惩二人,势必会引发巨大的风波。
到时候不仅难以收场,科举革新的事情也会受阻。
两难啊!
-------------------“我糙!”
云逍登上马车,忍不住爆了粗口。
不是云真人气量不够大。
被人骂作‘国妖’,这事的确是让人窝火。
骑马跟在车旁的乙邦才握住腰刀,杀气腾腾地说道:“两个狗官,胆敢羞辱国师,我这就去砍了他们的狗头!”
“那刘理顺说的并没错……嗯,说我是‘国妖’除外。”
“况且他们今天拼死守护的,正是华.夏之精神,总体上并没错。”
“无畏强权,舍身卫道,任何时候都不能缺这样的人,杀他们做什么?”
云逍笑着摆摆手。
他只是恼火被骂作‘国妖’。
却不是刘理顺说的那番话错了。
只不过是被带偏了,钻进了牛角尖而已。
“国师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乙邦才拍了一记马屁,然后又不甘地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云逍‘哼’了一声。
“这些个花岗岩脑袋,用嘴巴和刀子都不管用,只能用事实,来敲开他们的脑袋。”
“再过些时日,我会给他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
--------------------云逍回到清华园,径自去了书房,然后蒙头大睡。
云真人这是生闷气,才不是想要逃避什么。
张嫣等女人见他十分异常,不禁有些诧异。
于是将乙邦才叫去一番询问。
听说自家男人在拜祭袁可立的时候,被袁可立的门生辱骂,当面斥为‘国妖’。
张嫣顿时炸毛了。
自家男人为大明鞠躬尽瘁。
没有他,大明此时会是什么光景?
竟然成了“国妖”!
国师可忍,夫人不可忍。
张嫣看似柔弱,却不是什么善茬。
还是皇后的时候,连魏忠贤都敢硬刚。
现在还怕两个蕞尔小官儿?
张嫣当即就要入宫见崇祯。
可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只得悻悻作罢。
然而这口气,却是不能不出。
张嫣当即让人去东厂找王承恩。
不管怎么说,先把那两个狗胆包天的官员抓起来再说。
不然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跳到自家男人头顶上拉屎拉尿了。
柳如是等人都是义愤难当。
于是乎,造人的事情被放到一旁。
云真人终于得以休养生息。
--------------------“当众辱骂云真人?”
“看咱家不扒了他们的皮,抄了他们的老祖坟!”
王承恩接到消息,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他立即亲自带人直奔贤良寺。
谁知却是来晚了一步。
贤良寺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温体仁等人哪里敢怠慢?
等云逍一走,他们就急惶惶入宫奏报崇祯。
崇祯当即进入暴狂状态,不顾劝阻,让锦衣卫抓人。
锦衣卫火速出动,到贤良寺抓了刘理顺和倪元璐,关入打入诏狱。
王承恩闻讯,不由得懊恼不已。
没能亲手炮制二人,老王愧对云真人啊!
云逍被辱骂,刘、倪二人下狱的事情,朝野震动。
由于事发突然,又太过骇人,以至于朝野上下一时失声。
朝中百官无不人心惶惶。
刘理顺和倪元璐这两个铁头,肯定是没好果子吃。
进了锦衣卫诏狱,不死都要脱层皮。
连同他们的家人,这次都要跟着遭殃。
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受到牵连。
谁知到数日之后,人们预料中的风暴并未降临。
恰恰相反,有消息传出,刘理顺、倪元璐二人,在诏狱中不仅没受到虐待,反倒被当做贵宾一样对待。
人们怎么都难以相信。
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同知李若链,都云逍亲手举荐的。
二人辱骂云逍,进了诏狱,能有这样的待遇?
这还是传说中地狱一般的诏狱吗?
刘、倪二人的亲属去诏狱探视后,消息得到证实。
很多官员从这件事当中,嗅出了非同寻常的味道。
莫非,皇帝对国师起了猜忌?
然而朝堂中稍有见识的大臣,都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和国师联手做局,不知道坑了多少官员。
谁敢保证这次不是故技重施?
很多涉足官场不深的年轻官员和士子,却是大受鼓舞。
刘、倪二人都没事,自己跟着闹一闹,是不是也会没事?
这可是捞名望的天赐良机啊!
这一日早朝。
朝会上,崇祯乾坤独断,袁可立赠太傅,谥号‘文正’。
在此之前,仅有弘治年间的李东阳、嘉靖年间的谢迁,这两位名臣获此殊荣。
(南明时,方孝孺、倪元璐追加‘文正’谥号)
文武百官无不艳羡。
崇祯正要宣布散朝时。
文官队伍后方忽然有一人大声高呼:“微臣翰林编修魏藻德,有万言书上奏,弹劾国师云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