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黄铎,还真是有点东西。
众人明白了圣上的意图,再也不敢提什么反对意见。
相反,对黄铎刚才那些无比详细的数据,众人越琢磨越觉得佩服。
这人,难怪能被老尚书杨思义尚书看中,作为户部的接班人。
单是这份细致,就远非常人所及!
不过……黄铎的长处在细致,但对于大方向的改革创见上,应该没那么大的魄力!
士绅一体纳粮?
毫不客气地说,这甚至要比流官制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巨大。
就凭黄铎?
不太可能。
那么答案……好像也就只有一个。
无数目光,再次纷纷兜转,落向那个唯一有可能的男人。
户部左侍郎,秦枫。
能提出这样创见的,除了秦枫,应该不会有第二人了。
况且,很多人早就注意到,黄铎往秦府跑的次数,那叫一个多啊!
要不是去问计的,难道黄铎把外室养在了淳化县么?
现在,面对皇帝的询问,黄铎也是不慌不忙,郑重说道:“关于士绅一体纳粮,微臣跟户部左侍郎秦大人商量之后,认为主要应该分四步……”
嚯!
果然是他!
摊牌了是吧?
众人神色古怪,虽然早就猜到了,但还是忍不住发出一阵阵惊咦声。
四步?
倒要听听,具体是哪四步。
就连朱元璋也饶有兴趣,哪怕士绅一体纳粮这个话题,早就摆在了御书房的桌面上,但朱元璋知道,黄铎是没有这个魄力的,真正推动这件事的,正是那个被他许为大明国师的秦枫!
那么,秦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朱元璋神色微微凝重,开口道:“黄爱卿不妨仔细说说。”
“遵旨!”
黄铎躬身行礼,侃侃而谈道:“第一步,微臣以为,要明确纳粮的范围和标准。”
“我们应当按照以往的赋税制度,根据现在登记在册的所有士绅,统计他们的土地和财产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纳粮额度。”
“一方面,确保公平公正,另一方面,也要让这个征收的标准,既不损害朝廷的赋税,又不至于让地方的士绅苦不堪言。”
“这第一步的意义,主要是从无到有,让士绅明白自己也是大明的一份子,并不能置身于赋税之外,也同样要承担一定比例的义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诸如土地进献,土地侵占,土地兼并这类严重问题。”
“从长远来看,此举对于大明百姓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这黄铎,果然是有备而来!
众人心中凛然,只听黄铎光是这第一步,就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要说背后没人指点,那是不可能的。
秦枫,你到底要做什么?
现在看来,不管是流官制,还是士绅一体纳粮,都有秦枫的影子在里面。
这是要改天换日么?
也是奇了!
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若是换了旁人,哪怕是公认最受圣上信任的魏国公徐达,恐怕也早就被砍了脑袋!
这个大明,到底是朱家的,还是你秦家的?
从官员到士绅,你全都要下手!
疯了吧?
再说了,什么土地进献,土地侵占,土地兼并……哪有黄铎说得那么离谱!
充其量就是老百姓遇到困难的时候,实在没有法子,才将土地出让给当地的富户,然后求得活命。
这,不是很合理的么?
本来你都快活不下去了,还留着土地做什么?
能把土地让出去,自己做个佃农,倒也合理吧,不然难道还指望着人家士绅能够平白无故就帮你渡过难关?
不存在的!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不过,这个话他们只敢在心里嘀咕,可不敢宣之于口。
因为……
那个人,曾经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据说,皇上当年家里,就是因为没了土地,租种地主的土地,然后遇到灾年,终于山穷水尽,全家人饿死了一大半……
惨那。
也难怪皇帝会直到今天还耿耿于怀,总把自己放在百姓的位置上。
任何人有了那么悲惨的经历,永生永世都不会忘记。
呵……
朱元璋居高临下,再一次将所有人的神色,都尽收眼底。
老朱很失望。
这才过了多久!
大明,才建立了几年啊?
你们当中的很多人,也曾经是老百姓,也曾经穷过,苦过,难过。
你们饿过肚子,你们受过欺压,你们承受过最沉重的苦难,才终于揭竿而起,一同推翻了那个黑暗的元朝。
可是现在呢?
都忘啦?!
朱元璋知道,他们心中,依然是不服。
只不过是碍于自己的威势,不敢表露出来。
倘若今天在这里说这件事的,只有黄铎,甚至加上秦枫,都完全顶不住那种压力,会被这些人干脆生吞活剥。
这,就是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大明?
哼!
朱元璋微微冷笑,直接将目光转向秦枫,淡淡道:“秦爱卿,你刚从江西回来,说说那边见到的情况。”
秦枫微愣,随即明白了老朱的意思。
其实这些事,他一回到京城,就第一时间跟老朱汇报过。
的确是触目惊心。
只可惜,这些人,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还不知道。
既然皇帝要震惊一下他们,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秦枫微笑,转向那些心中还有些不服不忿的文武百官,似乎很平静地问道:“土地兼并的问题,很复杂,但此次江西千金陂决堤,刚好遇到一些类似的情况,也算是窥豹一斑吧。”
秦枫开口,众人皱眉。
明知道他是要给圣上当这个先锋官,但……你遇到了什么情况?
无非就是百姓的土地,在灾年的时候被乡绅买了去呗。
那有什么稀奇!
果然,秦枫的话,并没有太出乎意料之外,直接说道:“有一户人家,姓周,家里大约有十几亩田。”
“这次赶上千金陂的决堤,家里的田地、房屋,全都被冲毁,所有的粮食也都荡然无存。”
“前任江西布政司使崔伯玉,贪赃枉法,罪大恶极,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迟迟不肯赈灾。”
“在这种情况下,短短数日,周家就遇到了严重的吃饭的问题。”
“苦等赈灾不来的情况下,他只好到附近的富户家里,去借粮食渡过难关。”
“可是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
“第二次借粮的时候,劳而无功,那边提出了用土地抵押的主意,其实……诸位大人都是明白人,知道这这所谓的抵押,就是兼并!他们有一万种办法,把这暂时的抵押,变成永远的发卖。”
“所以,现在我想请各位大人猜一猜,周家的十亩田,换了多少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