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第84章 姜还是老的辣

花白胡须的老者刚进门,苏璃就笑着迎上去:“张伯,您来了,还是老样子,多放辣,对吧?”

张伯眼睛一亮,点头称是,脸上满是惊喜。

结账时,苏璃还顺手递上一张优惠券,“张伯,下次来吃面,直接拿着这券,能抵钱呢。”

张伯乐呵呵地走了。

新客这边,苏璃热情介绍,“大哥,咱店这肉酱可是独家秘制,好多人专门为这一口来,您尝尝这新品小菜,不要钱。”

新客被说得心动,欣然尝鲜,“那好,咱们三,一人来一碗面吧!”

而那桶免费的骨头汤也开始发挥力量。

奶白色的骨汤咕噜噜翻滚着,撒上一把葱花、一把盐,最后再抓几把小青菜下去,诱人的香气顿时飘散开来。

一开始,众人还有些不大好意思,可架不住苏璃的热情招呼,纷纷走上前来。

那些舍不得花钱买吃食的苦力劳工们围在桶边,感激地向苏璃致谢,铺子前热闹又温馨。

没几天,口碑就传开了,不少人宁可绕路也来苏璃这儿吃面,生意愈发红火,营收眼看着往上翻。

三姑看在眼里,欣慰地笑了。

然而,这样火热的生意,自然惹得旁边几家店家心里酸溜溜的。

苏三姑担心的事,还是不可避免地找上门来。

隔壁包子铺的老板王五,看着苏璃几人忙得不可开交,店里座无虚席,外头甚至还自动排起了长队,而自家铺子却门可罗雀,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

他越想越气,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丫头,凭什么把生意做得这么好?

他必须给她点颜色看看!

否则,这码头的生意,还不全被这几个山沟沟里爬出来的娘们给抢光了?

王五拿着擀面杖,气势汹汹地朝苏璃的铺子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几个身形魁梧、满脸风霜的码头大汉正坐在屋檐下,围着那装骨头汤的大铁桶,一边大口喝着汤,一边热络地聊天。

那粗壮的胳膊,结实的胸膛,一看就是干惯了重活、有把子力气的人。

王五心里“咯噔”一下,脚步瞬间就慢了下来。

他瞧了瞧苏璃店里那些进进出出忙着招呼客人的伙计,又瞅了瞅这几个如铁塔一般的大汉,心里一哆嗦。

他清楚,要是自己这会儿贸然找茬,别说欺负苏璃一个弱女子了,惹恼了这些大汉,他们生起气来,恐怕自己这小小的包子铺都能给砸个稀巴烂。

王五站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脸上一阵白一阵红。

而此时,门口喝汤的几人,也瞅见这个手拿擀面杖的男人了。

几人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眉头紧锁着朝王五看过去。

王五身子一僵,犹豫再三,还是悻悻地转身,打消了找茬的念头。

好汉不吃眼前亏!

他可不是怕了这几个娘们!

可回去之后,看着依旧冷清的生意,王五不甘心就这么算了,于是决定模仿苏璃的生意经。

苏璃很快察觉到了同行们的小动作,心里有些担忧,赶忙跑去请教三姑。

三姑听后,神色平静,拉着苏璃在院子里坐下,缓缓开口:

“丫头,这事儿不稀奇,咱生意做得好,有人眼馋、跟风,正常。但咱不怕,他们能模仿模样,可模仿不了内里。”

三姑抬眼,目光透着睿智,

“就说这免费热汤,咱施舍得早,在大伙心里扎了根,旁人现在才跟风,晚喽!咱往后不光持续供应,还得变花样,比如天热了,咱换成绿豆汤、酸梅汤,解大伙的暑,让大家觉着咱一直把他们需求放心上。”

“还有,和客人的情分要越处越深。那些常来的码头工人,家里有个难处、孩子生个病啥的,咱多问候、能帮衬就帮衬,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自然就和咱绑一块儿了。”

苏璃认真听着,频频点头,眼中的迷茫一扫而空。

咱就把真心、用心做到底,任他们怎么模仿,咱也能站稳脚跟。

“三姑,您帮了我这么多,要不是您提点,我这生意哪能这么顺风顺水?”

苏璃眼眶微红,拉着三姑的手,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心里一直想着,得好好报答您。”

说着,她把一个准备好的布包往三姑手里塞,里面是这段时间攒下的钱。

“丫头,你这是干啥,跟三姑还见外?”

三姑轻轻挡回,只是抬手摸摸她的头,眼中满是疼惜,

“你爹腿受伤瘫在床上,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你一个小姑娘咬牙扛起这个家,多不容易。你大伯和二伯啥样,我心里明镜似的,他们在你爹最难的时候袖手旁观,我却不能眼睁睁看着你受苦。”

她的目光望向远方,似是想起过往的种种,缓了缓又说:

“往后,家里遇到什么难事,第一时间递信给你三姑,三姑永远站在你身后呢。你好好经营面条摊,多赚些钱,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了。”

苏璃听着,泪水簌簌而下。

在三姑面前,她全然没了平日里在码头守摊时的强硬与泼辣。

终究不过十六岁的她,此刻像个小孩子一样撒娇,靠在三姑肩头抽泣着说:“三姑,我知道的,可我就是心里难受,您对我太好了,我想让您也过得好。”

三姑轻拍着她的背,就像安抚年幼的孩童,“傻孩子,你过得好,三姑就开心。”

苏璃渐渐收住了眼泪,却也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争气,不辜负三姑的这份深情厚爱,把生意做得更红火,把家人照顾得妥妥帖帖!

苏璃和三姑回村时,两人有说有笑,满面喜气。

刚踏入村子,就被眼尖的村邻瞧见,张婶子酸溜溜地高声嚷道:“哟,看这姑侄俩,出去一趟赚了不少钱吧?这大包小包的,还留在咱们村干嘛呀!”

那语气里的嫉妒和恶意都快溢出来了。

三姑却丝毫不在意,脸上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她快走几步上前,从包袱里翻出些铺子里剩下的点心,递了过去,

“这不是张嫂子吗,托大伙的福,生意是还过得去。这是城里带回来的点心,您带回去给孩子尝尝。您家孩子最近咋样,听说开过年就送进私塾读书去了,日后肯定有大出息!”

被这么一夸,张婶子脸上一阵白一阵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伸手接过点心,嘟囔着:“哎呀,你这嘴还是这么甜,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家做饭去了……”

转身便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