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诸侯在听闻陈昊的身份之后,全都无比震惊,内心想法各异,应对也是有所不同。
其中,魏国,楚国和越国三个与蜀州接壤的诸侯国迎来了其他诸侯派遣来的使者。
大部分都是前来劝说他们三家挡住蜀州,并且愿意为他们提供粮草。
这种送上门来的好处,他们三家自然来者不拒,通通收下。
当然,也有不屑一顾的。
毕竟蜀州这地盘,在地图上看着虽然很大,但实际上人口主要集中在蜀中地区,其他地区并没有多少。
当然,也有对陈昊不屑一顾的。
比如齐国,燕国,吴国,金国,辽国等,他们距离蜀州都太远了,陈昊仅仅只是占领了一州之地,他们不认为陈昊能够击败毕颢。
击败宋国、赵国等强国,将疆土扩充到他们的疆域边境上来。
而与外面不同,在得知陈昊的真实身份后,整个蜀州的百姓们都
陈昊复国登基之后,明显整个蜀州百姓的动力都被调动了起来。
底层百姓是想念陈国的。
因为陈国结束了将近三百多年的乱世,在陈朝统治天下的这些年中,一直都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天下已经有了稳定繁盛之象。
只要没有大的战争,陈朝对百姓的赋税会收得低一些,由于陈朝抓的严格,打压士族豪强,百姓们的日子还算不错。
可野心勃勃的士族豪强不甘心就这么被打压,于是便策划发起了百姓起义,然后逼迫朝廷对士族解除党锢。
士族重新获得了权力和兵权之后,立刻招募了大量兵马,打着平定反贼的旗号,将反贼追赶到了京城,将京城占领。
然后他们又以讨贼为由,火烧京城。
接着各路诸侯开始瓜分天下,吸纳那些造反的百姓为自己的军队,没几年便有人割据一方称王称帝。
紧接着,整个天下称王称帝的便出现了一大堆。
一二月份的天虽然还有些凉,但百姓们已经在准备春耕的事情了。
在去年的推广下,曲辕犁已经在整个蜀州普及,甚至还流传到了其他国家。
对此陈昊并没有制止,农具流传出去,使用者也是最底层的百姓。
有了曲辕犁,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提升生产力,倒是免得以后他还要到处推行。
适合种植冬小麦的地区在去年便已经种下了小麦。
陈昊并没有盲目的让百姓们耕种某一种作物,而是因地制宜,确定要适合种什么才种什么。
从他这里流传出去的高产农作物种子已经可是不少了。
除了最基本的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土豆这些最常见的之外,还有辣椒,番茄等等蔬菜这个世界目前还没有的蔬菜类。
陈昊早就想吃麻辣火锅了,将辣椒种出来之后,就可以如愿以偿了。
在忙农事的同时,陈昊也在进行着军队的建设,尤其是防御工事。
今年他与魏国的约定就要到期了,毕昶他是不想交出去的,这一年来毕昶都是在牢中度过,期间甚至连陈昊都亲自去劝降过。
但毕昶可是毕颢的弟弟,又是最顶尖的武尊强者,他有自己的尊严,怎么可能会投降呢?
毕昶自知自己应该是活不了了,但全身都被禁锢着,他想自杀都做不到。
所以约定的期限一旦到了,陈昊只能将毕昶给杀了。
一旦杀了毕昶,陈国和魏国的大战必将一触即发。
若只是魏国一家敌人,陈昊倒是不惧,奈何还有楚国和越国虎视眈眈。
他让人在楚国和越国的接壤的边境上修建了大量的要塞碉堡,里面驻扎着持有栓式步枪和机枪的部队,随时警惕着这两国。
而在蜀道中,这样的要塞和碉堡更是数不胜数,若是魏国杀入蜀道,这些就是他们的噩梦。
有了水泥,修建的这些碉堡非常的坚固,再刻上阵法,就算是初入一品的强者全力一击,都不一定能够破坏。
兵工厂全力生产,陈昊便没有再继续用运数抽取枪支,这样太浪费了。
而且这段时间治理国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系统奖励的运数自然不少。
他用积分又进行几次臻金级抽奖,得到了两次升级工厂的机会,他选择了升级矿场和兵工厂。
接着产量便大大提升。
从年产十万提升到了年产二十万,同时还能兼生产手雷,迫击炮和炮弹。
再过两三个月,便能让虎啸军全部都换上栓式步枪,而那些原来使用的遂火枪便都下放到常规军这边,打造出几支火枪队。
除此之外,还能用来进行训练新兵,不会就这么销毁了。
本来,陈昊是打算将军队数量维持在一百五十万左右的,但从陈铭泉带来给其他国家对他复国的反应来看。
天下没有任何一名诸侯是想要向他示好的,基本都是敌视的态度,就算不敌视的,也都不愿意与他有过多的接触。
按照现在的局势,他还是将军队的数量扩充到了二百二十万左右。
其中预备军大概有二十万。
这预备军基本都是地方城池的驻军,正规军有两百万左右。
不过战争并不会这么快就打起来。
前面几年,各大诸侯都在疯狂对外扩张,有三四名诸侯被吞并。
也有一些损失惨重,或者两败俱伤。
尤其是在听到陈昊复国的消息后,诸侯们似乎是约好的一样,全都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战争,反而平静了很多。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不仅仅是陈昊在招兵买马,他们同样也在做这件事情。
不过在大战来临之前,魏国与楚国的商界发生了巨变,而这个变化正是因为纸张的传播而导致的。
纸张可能有些不准确。
应该说是因为书本导致的。
前段时间,陈昊做了一件事情,让魏国和楚国的文界大乱,一批批新崛起的寒门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得庞大。
他们的崛起开始冲击着世家大族们的统治和地位。
陈昊让前往其他国家的商队带去了大量的书本。
这些书本中,有很多是蜀州世家大族珍藏书本的拓本,记载了很多大儒对古籍的注释。
而寒门子弟最缺的就是这一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