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奈奈就将那位叫刀雀的姑娘引到正堂。
刀雀身姿挺拔,眉宇间有股不同于寻常女子的英气,眼眸锐利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简单的发髻插着一根木簪,平添了几分干练和洒脱。
她一袭紫衣,屈膝跪拜,“奴婢刀雀,拜见主子。”
“起来吧。”宋云缨赏了她一把金瓜子,“本宫听殿下说过你的身世,与本宫倒是有几分像呢。”
刀雀颔首:“奴婢卑微低贱,怎敢与主子相提并论?”
宋云缨拉着她的手,“你无需自贬,在这宫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然殿下也不会千辛万苦的把你找来,明白吗?”
“是。”刀雀闻言甚是感激,她感受到宋云缨的话并非客套,而是真心接纳。
“主子放心,刀雀定竭尽所能,忠心不二。”
“这就对了。”宋云缨招呼着大家一起吃品香阁新出的糕点。
当属奈奈吃得最起劲,“都说品香阁的点心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好,真是名不虚传。听说他们家每日天不亮,队都排成长龙呢。”
锦瑟小咬了一口,“殿下疼主子,别说是块糕饼,就是天上的星星,也定会摘下来给主子的。”
她俏皮地眨眨眼,引得在场人都笑起来。
主仆间片刻的温馨都格外难得。
宋云缨拿了块杏仁佛手,“殿下在书房吗?本宫带刀雀去见见他。”
锦瑟道:“殿下刚接到圣旨,要去乾元殿议事,主子不如晚会儿再去吧。”
如今山河四省蝗灾肆虐,监粮使收不上粮,国库粮仓见底,前线军需粮草难以凑齐,将士们饿着肚子跟敌人拼命。
这已经是皇上本月第五次传召内阁大臣进宫商议了。
宋云缨不放心,还是去书房提醒了独孤羽务必带上崔彧。
叮嘱他:“我听说其他几位皇子都带了幕僚,殿下不妨也让崔大人去参详参详。”
独孤羽接受了她的建议。
自从春猎后,独孤羽就成功请到了崔彧出山入府做长史。
两人促膝长谈,聊得很是投机。
如果崔彧在身旁,议事时也算有个帮手,不至于落了下风。
*
乾元殿内,灯火通明。
说来说去,还是赈灾粮款紧缺,前线军粮不足,如此下去只怕要提前班师。
皇上吩咐在坐的各位:“你们都敞开了说,今日堂上所言无论是非对错,朕全恕你们无罪。”
几位大臣先发言。
独孤侃显得无比认真,逐字逐句地听着各位老臣的廷议,不愿错过一处细节。
六皇子刚娶了第三房妾室,放下美娇娘连夜入宫,此时腿还软着。
七皇子只惦记着安享富贵,对国政大事不感兴趣。
而独孤羽坐在椅子上,头斜枕着手腕,闭着眼,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睡着了。
等老臣们发表完意见,自然轮到了年轻的一辈。
李君刚投到了二皇子的门下,急于表现。
“陛下,以臣之见,治灾首先应派特使前往灾区视察灾情,安抚民心。第二,减免灾区赋税,减轻百姓负担。第三,从临省调拨粮食,以解燃眉之急。最后,组织人手捕杀蝗虫,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
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众人不禁点头。
而此时崔彧站了出来,“李大人说得这些治标不治本。前线军粮告急,等李大人的政策落地,只怕大巽唯有班师回朝了。”
“崔大人难道有更好的办法?”
崔彧胸有成竹,“神农稻种。”
“你是说一粟可产万斤的神农稻种?”
怎么可能?这种东西只有上古奇书才有,现实中谁也没见过。
神农稻种传说是由上古神农氏培育,可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产量更是普通稻种的数百倍。
崔彧继续道:“臣知道一处良田,所种稻种数十万石即将收割,不出三日,定能送往前线和灾区。”
皇上赞许,“崔彧,此事若成,救大巽于水火,你将是国之功臣。”
崔彧拱手,“臣不敢居功,神农稻种是九殿下微服私访所得,臣只是奉殿下之命行事。”
话到此处,独孤羽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他很清楚,自己从未找过什么神农稻种。
崔彧这么说,是要给他邀功了。
皇上甚是欣慰,“先是筹款赈灾,继而种粮解困。老九心系天下,有朕当年之风。好,朕就命你们督办赈灾事宜。”
这是极高的评价了。
独孤侃在一旁听得心烦意乱。
自己的赈灾良策还没来得及说,就被老九强了风头。
父皇还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办,莫不是已有立他为太子的打算?
那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岂不是要白费了?
面对皇上的称赞,独孤羽倒是显得淡然。
直到廷议结束,回了揽羽殿,他才留了崔彧到书房。
“你哪儿来的神农稻种?”
崔彧知道瞒不过,只能实言相告,“是皇子妃。”
“云缨?”
独孤羽万万没想到,闺阁之中的宋云缨,竟然袖有乾坤。
崔彧道:“早在臣入府的那一日,皇子妃就将小苍山百亩良田的秘密告知于臣,且着手安排了收割、运输事宜。臣只是执行而已。”
“若不是未卜先知,又怎会计划的如此周全?”
独孤羽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看似柔弱的妃子,竟有如此深谋远虑的一面。
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从未真正了解过她。
独孤羽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她为何不直接告诉我?”
“或许皇子妃不想让殿下觉得她越俎代庖,胸怀野心。”
独孤羽冷笑,“那先生为何又要告诉我?”
崔彧作揖回道:“臣与殿下相交多日,深知殿下并非多疑狭隘之人。”
独孤羽挥手示意他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