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卸了心防。
月光下,海棠花暗香浮动,两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仿佛所有的痛苦与不安在这一刻都被抚平……
*
东方渐渐鱼肚白,阳光刺透晨雾,给这片寂静的湖畔增添了几分生机。
宋云缨替独孤羽换药包扎伤口,问道:“还能走吗?”
“一点伤而已,怎就走不了了。”
这里是山崖的谷底,他们一夜未归,崖上的同伴只怕也在苦苦寻找。
独孤羽指着一条向上而行的小路,“走吧,总比傻傻等着要好。”
宋云缨边走边问独孤羽:“你说,那些刺客怎么知道我们回京的路线?”
为避开耳目,他们根本没选择走官道,而是抄近走了小路。
这些南召刺客埋伏已久,身手不低,他们的出现绝非偶然。
“一定是有人不想我们回京。”独孤羽推测。
宋云缨心有余悸,“会是谁呢?”
她也觉得,此事并非是南召人复仇那么简单。
“必有内鬼通风报信。”独孤羽说着将怀中的一封油纸密信拿出来。
因湿了水,字迹有些模糊。
宋云缨接过信件,展开一看,脸色骤变。
信中内容简短,却透露出一个惊人的消息——南召与大巽内部有人勾结,意图不轨。
此信笔迹生硬,是刻意为之。
也就是说根本查不出是何人所写。
“这封信是哪儿来的?”
独孤羽回道:“昨日交手,我趁乱从一个刺客身上摸来的。”
内鬼需要了解灾情,也得知道他们回程的路线。
宋云缨皱眉沉思,难怪那些南召人如此厉害,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会是谁呢?
心中暗自揣测可能的嫌疑人选。
勾结南召,在灾区散步瘟疫,又在返程路上埋伏刺杀。
此时若成,对谁最有利,谁就最可疑。
“会是独孤侃吗?”宋云缨心中隐隐不安。
独孤羽冷冷道:“我倒希望,他没这么下作。”
为今之计,只有先暗中调查,回京之后再做打算。
幸运的是,朱鸣尘带着暗卫很快找到了独孤羽他们的踪迹。
“殿下没事就好!”
看着朱鸣尘血丝密布的眼睛,就知道他定是一夜没睡,带着兄弟在山上找了一夜。
独孤羽与他掌心紧紧一握:“辛苦了。”
朱鸣尘摆手,“自家兄弟客气什么。”
独孤侃在一旁冷笑:“朱二公子可真会攀关系。”
朱鸣尘也揭他老底:“二殿下用不着说风凉话,你倒是解释解释,为何将那些刺客斩尽杀绝,不留一个活口。”
昨日,火药爆炸后。
刺客死的死,逃的逃。
朱鸣尘喊着“要留活口”,可独孤侃还是将那些人杀了个干净。
他给的理由是——“这些人出手狠辣,不死不休。况且还携带琼花之毒,留下来定是祸患。”
独孤羽从二人的争执中得知了事情原委。
也是吃惊:“全杀了?”
“可不吗。”
他也没想到独孤侃会不留一个活口。
“我若不杀他们,只怕你们要在阎王面前称兄道弟了。”
事已至此,已无可挽回,独孤羽道:“想不到二哥竟如此顾全大局。”
独孤侃亦是冷嗤一声:“我也想不到,九弟竟有那么好的身手。”
从前都说独孤羽身体病弱,弃武从文,一向不碰刀兵。
宫里宫外都只当他是个弱不经风的病秧子。
可是,但凡习武之人都能看出,昨天他那一招“破风斩”救下宋云缨,功力之深,绝非一日之功。
“二哥什么时候,这么关心我了?真是受宠若惊啊。”
“我只是好奇,九弟如此深藏不露,把咱们当贼一样的防着,没必要吧。”
独孤羽不屑于藏着掖着,“那就收起你的好奇心,我的事不需要跟你禀报。”
独孤侃被气得直笑,“九弟是钦差,身份尊贵,自然不需要跟我禀报什么。”
“你知道就好。”
“……”
朱鸣尘瞧着二人剑拔弩张,生怕再打起来。
于是拉着宋云缨打圆场:“一夜未归,九皇子妃一定饿了吧,车里有卤好的牛肉,我给你拿来尝尝。”
“好啊。”
宋云缨连拖带拽地把独孤羽拉走了。
*
三日后,独孤羽一行终于回京复命。
皇上亲自到宫门口相迎,已是极大的殊荣。
马车缓缓驶入宫门,城墙巍峨,繁华依旧。
这是宋云缨第二次从正阳门入宫。
第一次是上一世受封太子妃,储君正室,同乘六驾之车,浩浩荡荡驶入宫门。
那时,她站在独孤侃身边,接受山呼海啸地称拜。
她只觉得自己渺小。
偌大的宫门就像一张大大的血口,把人吞金无底的深渊。
这一次,是独孤羽带着万民伞,受皇上特许入门,以示大巽注重民心。
宋云缨心里莫名的敞亮。
独孤羽将山河四省的灾情整理成文书,皇上过目后龙颜大悦。
“羽儿果然不负朕望,此番功绩,实属难得。”
独孤羽行礼,“此次赈灾绝非儿臣一人之功,崔彧运筹帷幄,朱鸣尘舍身护驾,还有云缨日夜辛劳方才平息蝗灾和瘟疫,还请皇上不忘功臣,一并圣裁。”
独孤羽对所有人的功劳如数家珍,唯独对独孤侃只字不提。
独孤侃在一旁异常尴尬。
皇上不住点头:“好,就按你说的,一并封赏。”
崔彧被封为三品宣奉大夫。
朱鸣尘封千户侯。
其余官员亦是各有封赏。
皇上也对宋云缨亦颇为赞赏:“云缨才情过人,堪为羽儿良助。朕赐你黄金千两,再将藏书阁的那本秦代绝版《神农本草经》赏给你,希望你继续秉承善心,治病救人。”
宋云缨拜谢:“谢皇上隆恩。”
皇上此时才问:“老九,你为众人都求了封赏,自己呢?”
独孤羽躬身回道:“儿臣此行只为民生福祉,不求个人荣宠。只愿皇上能准许儿臣继续督办灾区重建,确保百姓安居乐业,有始有终。”
皇上颇为赞许:“你做得很好。只是有功不赏,难免有失偏颇。”
皇上顿了顿,继续道:“再有一个月你就要举行冠礼,朕不如送你个大礼,封你做誉王,以示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