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下,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总共统率了几十万大军,将苏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至于原因么,那就是这苏州城比所有人想象中的都要坚固,如同一只铁王八,让人无从下口。
“这张士诚咱真的是不知道如何评价他了……”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之中,自打陈友谅败北之后,张士诚便开始了居安思危,但是他的举动竟然是,修城和屯粮。朱元璋众人这段时间蚕食了他不少地盘,可他却并未做出激烈的反抗,反而一直在加固着苏州城。现在的苏州城,单论坚固的程度,绝对在所有城池中名列前茅。
“这张士诚不会觉得只要城池坚固就不会被攻破吧,要是说他聪明,这人却只知道一味防守,要是说他笨,还知道广积粮高筑墙。据咱在苏州城里的探子传信说,这苏州城里的粮食足够吃好几年,这是准备和咱打持久战啊。”徐达苦笑道。
“张士诚是个狠人啊,当初那么点人就打下了高邮,然后元军号称百万,围攻高邮却三个月都没打下来。咱不得不佩服,就连你们打高邮不也是前前后后打了六次才攻下来?”
朱元璋话一出口,常遇春和徐达都是面露羞愧之色。攻城这活,谁来谁知道,都是拿人命填出来的,而张士诚也确实是守城的专家,能和他一比的,恐怕也只有血战洪都的朱文正和防御战大师耿炳文了。而现在这苏州城墙都是大条石混着糯米加固过的,城墙上还设了孔洞,弓弩手往里面一蹲,谁来都得借上几根箭。
“这一仗,还真不好打啊!”徐达道。
“那怎么办?不好打也得打啊,要不然咱这几十万大军来苏州游玩来了?”常遇春瞪起眼来。
朱元璋一拍桌案,“老常说的对!就算他是个铁王八,咱也得把他的壳子撬开。咱自打起兵以来,都是以少胜多,难道这手里兵多了仗还不会打了?你们给咱记得,没有累不死的牛,只有耕不坏的地!他能守上几年咱就打他几年,咱还就不信了,天下都打下了大半了,还能就拿不下一个苏州城?”
“那个……大哥,虽然咱书读的没你俩多,但咱也知道,那个耕坏的地和累死的牛好像不是这么用的吧……”常遇春弱弱地说。
朱元璋:“就是那个意思!理解了就行!”
三人抬头看向苏州城,经过张士诚加高的城墙足有数十丈,仿佛一座巍峨山岭,让人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真是危乎高哉啊,不知道得费多大劲才能打进城去。”朱元璋道。
“大哥,咱这趟走得急,那智囊团军师不都在应天了,你问问这帮家伙有啥计策呗,尤其是你家小标儿,那小子一到打仗的时候鬼主意就多,没准就能有啥好办法呢!”
听到常遇春这么说,朱元璋倒是眼前一亮,他咋就把这茬给忘了,随后急急忙忙回去写信,描述了现在遇到的问题,然后写了三封信,让毛骧分别带给李善长、刘伯温和朱标。
毛骧的办事效率一直都很高,半个月之后,三封回信便放在了朱元璋的大案上。朱元璋首先拆开了李善长的信件。李善长在信中说,应当扬长避短,以火炮攻击城墙,尽量减少伤亡,等城墙破损再率兵士杀进城中,炮弹粮草等物资他都会加急筹措。朱元璋看完信,微笑着点了点头。
“李善长老成持重,攻城方案稳扎稳打,有他在,后勤粮草更是无忧,真乃吾之萧何也!”
随后朱元璋拆来了刘伯温的信件,信件很短,只写了寥寥数句。
“臣以为,攻城当以攻心为上,可派人好言相劝,但张士诚只剩苏州,所以必定不会投降,不过可以写信煽动敌军军心,尤其在敌军弹尽粮绝之时。臣为吴王观测天象,若有大风所至,必然派人提前通知,可将信件随风入城中,久而久之,敌军军心自然大乱。”
朱元璋点了点头,刘伯温的攻心之计也确实很有用。
“足智多谋,通晓天文地理,青田先生真乃吾之孔明啊!”
随后他将目光投入到最后一封信上,朱标的信件最厚,他也最在意。毕竟就像常遇春说的,这小子有时候的鬼点子连这俩老家伙也拍马不及。打开朱标的信件,第一页就把朱元璋看呆了。
“爹,别慌,他张士诚修城墙咱也修,就修筑工事把苏州围个水泄不通,他想跑也跑不了!这瓮中之鳖蹦跶几天也就蹦跶不动了,然后还可以修炮楼,就是木塔,咱修得比他还高,让士兵在上面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挑些箭法好的,谁要是敢露头就给他两箭。也可以射火箭,专照着他们的房子里招呼!重点就是一定要比他的城墙高很多,让他想反击都做不到。然后没事还可以往城里吐口痰,丢点五谷轮回之物……下面附带了草图。”
朱元璋:“这小子搁哪学的这些招?咱听说三国时候曹操手下有个人,这小兔崽子跟他风格咋那么像呢,那人好像是叫贾诩吧……”
朱元璋看到了朱标信件最后一页。
“儿子最近又鼓捣一点新发明,就是把孔明灯改进一下,让它更大,还能装东西,可以装一些火药火油这种易燃易爆之物,放飞了之后到城里坠落,可以导致城中多处起火,暂时起名天火一号吧!不过这种东西略显凶残,而且伤民众居多,切记!切记!用这东西要看风向,逆风不能用!不到万不得也不建议使用。如果真的用了也算您头上,跟我没有关系,不过没有做出来能载人的孔明灯,儿子深感遗憾……”
朱元璋的嘴角狠狠地抽了抽,他要是真用了这劳什子天火一号,那苏州城怕是天天火光滔天,就算打下来了也是一片焦炭。
“不过那工事和高塔倒是可以用一用啊!”
于是,此时的苏州城便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一幕。守城方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但是攻城方却没有急着进攻,几十万大军把苏州围了一圈,就开始砌墙挖沟,搬运来了木头就开始搭建木塔,好像斗气一样,那木塔搭的远远高过了苏州城墙。
守城的士兵好奇,张士诚听说了之后也十分好奇,带着弟弟张士信亲自上城墙上查看。
“士信呐,你说他们盖这玩意是什么用处呢?”
张士信摇了摇头,“你都看不出来我就更看不出来了,可能是想观测我们的一举一动?离这么远能看清么?”
张士信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只见一只利箭破风,直直射在了张士信的头发上,张士信吓得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裤子里也不禁传来一丝暖意。
“敌袭!敌袭!快卧倒!”经此一箭,整个城墙上再也没人敢露头。
张士信哆哆嗦嗦地看着张士诚,“哥啊,我这把好像知道他们修这玩意是干啥的了。”
张士诚恨得咬牙切齿,“现在还用你说么!来人,给我射回去!”
“额,启禀大王,太高了,够不到啊!”
“那就射他底座啊,木头做的,点着箭一射还不全着了?”
士兵:“大王,也试了,他们每天都往上面浇水,点着了也很快就会扑灭了。”
张士诚:“所以对面总是比我多想一步是吗?”
士兵:“可能不止一步,因为听说他们可能还会往城里小解和扔粪便……”
士兵的话音刚落,一股带着热气的液体便开始洒落,如果不是几个躲得快,现在怕是已经要被浇了个遍。
张士诚:“朱元璋,你TM的欺人太甚,士可杀不可辱,老子一定跟你斗到底!”
士兵:“大王,他们一般小解完就要开始吐痰和扔粪便了……”
张士诚:“快走!”
……
自打朱元璋的高塔建立,苏州城墙上的守军就总是加倍小心,他们如今也是尝到了屈辱的滋味,而且,这是真在人家的胯啊,时不时的还有冷箭和火铳招呼,导致城墙上的守军变成压力最大的人,总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因为精神失常而导致跳城而亡的人员损失。
朱元璋此时自然也没闲着,带领着一众班底开始了战前最后的讨论。
“我打主攻!”
“我要打主攻!”
“你比咱能打么就要主攻?”
“不服比划比划!”
……
众武将吵得朱元璋头痛不已,只好一拍桌子。
“闭嘴!什么主攻佯攻的,没完了,我看也别你主攻他主攻的了,咱这几十万大军,分成十一路,每个门都主攻,都给咱狠狠地打!咱那么多人,就算是富裕一次了!”
“但是这样会不会有点不合章法?毕竟攻城一般都要主次分明,集中多数兵力攻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徐达说道。
“你说的是势均力敌的情况,现在咱拆了打都够打的,咱就是全主攻,让他每个城门都压力巨大,只要有一个门破了,这苏州城就算是拿下了!”朱元璋在兵法上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就这样,苏州城受到了猛烈的进攻,足足有十一支军队,都不要命地猛攻,火炮的炮弹更是像不要钱一样倾泻在城墙上。这种情况下,张士诚仍顽强反抗,三个月内,没让朱元璋一方占到什么便宜。就在朱元璋和众人商量下一步行动的时候,外面士兵却进来通传。
“报!李善长大人携粮草军械赶到,还带来了公子书信一封!”
朱元璋大喜。
“快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