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和常遇春的北伐军杀得很快,攻下北平府之后,二人兵分两路,常遇春进攻保定,准备从北路进攻山西。徐达则率人准备从南路进攻,二人预谋合击太原,平定山西。
常遇春的北路军打的顺风顺水,他本人对此的言辞是:把蓝玉给我整走,我还能打得再快一点!
自打蓝玉奉旨来督军之后,常遇春真的是有苦说不出。他想杀降杀俘,蓝玉拦着他,行!毕竟朱元璋也不让他杀。想带头率先冲锋,蓝玉也拦着他。行!反正不用他冲一样能打赢。他要卸甲凉快,蓝玉也拦着他,逼得他大热的天,还得披着一身盔甲,浑身大汗。最让他接受不了的就是蓝玉每天给他吃的,虽然一天三顿准时准点,但是却没有大鱼大肉,更没有酒喝,这他就忍不了了。
常遇春不是没试过反抗,在蓝玉将他逼急了之后,他无视了圣旨,提着军棍就要捶死这个不争气的小舅子。但是当蓝玉从怀里掏出第二件神器——玉如意之后,常遇春只能扔下手中的军棍。他跟随朱元璋多年,当然知道这玉如意可是朱元璋贴身之物,连这玩意都给蓝玉了,只能证明他这位皇帝大哥这次是来真格的了。他只能继续受着蓝玉管辖,想想真的是倒反天罡。
相比于屈辱的常遇春,徐达这边也正闹心着,和常遇春分兵之后,汤和担任先锋,却在韩店被人偷袭,折损数千人。
“敌军指挥官是谁?知不知道?”
“就是那个王保保……”
徐达看着这位老大哥,也说不出什么责怪的话语。
“行了,咱知道那个王保保,不是个孬种,被他打败了也没啥丢人的,还是等下一次打回来就是。”
汤和没有说话,只有满脸的自责。他之前其实总是偷偷不忿,朱元璋为什么总是重用徐达而不是他,明明大家都是一起长大的发小,自己参加义军的时候还最早。经过这一仗,他倒是看明白了,自己确实比徐达差了不少。
“报!大将军,不好了,元军十万大军向着北平来犯,指挥官正是王保保!”
徐达和汤和对视一眼,这人还真是不经念叨,一念叨他就来了。
汤和看向徐达,“怎么办?北平才刚打下来,如果不去回援,必定失守。”
徐达摇了摇头,“你真觉得他是奔着北平来的?他是奔着咱来的,要是咱回援他一定以逸待劳,准备伏击咱呢!”
“那就弃了北平?”
“也不行……”
徐达在地图上看了许久,最后大手一拍。
“马上给常遇春报信,打太原!他十万大军倾巢出动,那太原就是一座空城啊!而且这太原离咱地盘近,以后救援都方便,他王保保要是没了太原,那就蹦跶不起来了!他不是想以逸待劳么,咱也以逸待劳,就等着他!”
汤和也思考了许久,最后才缓缓苦笑。
“还得是你啊,咱现在明白上位为什么那么重用你了,论打仗,我确实不如你啊……”
徐达和常遇春很快就在太原汇合,不过带的都是骑兵,步兵还没有跟上。
“报!王保保亲率十万骑兵回援!”
常遇春看了看徐达,“你这招确实阴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兔崽子果然还是舍不下太原。不过他回援这么快,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就不能说点好听的,什么叫阴,这叫兵者诡道也!咱也确实没想到他这么果断。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什么办法?”常遇春十分好奇。
徐达一笑,伸出食指。“不攻!”
就这样,两只骑兵部队大眼瞪着小眼,在太原城外对峙着,却谁也没敢动,徐达自然是虚张声势,等着大部队的到来。但是王保保就不一样了,他看徐达不出兵,他也不敢动,生怕对方设了什么埋伏。这王保保从小就爱学汉族文化,兵法更是熟读,徐达越是按兵不动,他就越不敢进攻,这孩子也确实是吃了读书多的亏了……
两支部队就这样对峙着,但是在第三天,常遇春终于坐不住了。
“老徐,咱看这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咱步兵没到,要是让他看出猫腻。真打起来肯定吃亏啊。”
“那你老常有啥好点子?”
常遇春嘿嘿一笑,露出了奸诈的笑容。
“我跟你讲,刚才咱营里来了个人,可不是一般人,是太原守将派来投诚的信使,他表示愿意充当内应。咱就趁着天黑,去偷他大营咋样?”
徐达皱了皱眉,“会不会风险太高,万一那人是诈降?”
常遇春一瞪眼,“咱带着骑兵,见势不好就跑呗!”
“不行,我不同意!”蓝玉突然上前。
“小兔崽子,这打仗的事你还没资格说话,战机稍纵即逝,错过了你负责?你这段时间拿着圣旨管咱,咱就不跟你计较了,但是打仗的事,都得听咱和徐达的!”
“我又不是愣头青,怎么能看不出战机。我不同意的是你自己去,我要跟着你一起去。要不然你有个闪失我怎么交差?”蓝玉神情异常严肃。
常遇春一怔,“那倒是可以……”
当天深夜,元军大营里大多数人都已经入睡,可最中央的帐篷却仍旧亮着灯,一代名将王保保此时却还在点灯夜读。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倒是觉得疲惫,起来伸了个懒腰,就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声,一阵混乱中突然听见有人高喊。
“敌袭!”
霎时间,厮杀声一片,火光冲天。
“卧槽!这么不讲武德,兵书里可没写过这条啊……”
不过王保保毕竟也是一代名将,三十六计最后一计他可是牢记心中,飞速跑出营房,看到士兵们已经溃不成军,便牵了匹马飞也似的逃走。上马的一刻,王保保才忽然觉得右脚冰凉,低头一看,自己的鞋不知道什么时候竟跑丢了。
跑出了包围圈,王保保身边只剩下百余人,看着一片混乱的大营,副将不禁问道。
“大帅,我们怎么办?”
“告诉你们平时多读点书,就没人听,这种时候当然要走为上策了。”
“那十万大军呢?”
“吃了没文化的亏吧,汉人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还是大帅有文化,那我们现在?”
“跑啊!一会跑不了了!”
王保保拍马便飞。下属们一愣,但是也紧随其后。他们的决定确实是正确的,因为此时,常遇春已经开始率人追击残敌了。看到众人逃跑的背影,常遇春便和蓝玉便率领数百轻骑向前猛追。
看着身后紧追的常遇春一行人,士兵们不禁大惊失色,但是彼此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近。
“大帅,我们好像甩不掉他们了,怎么办?”
王保保喘着粗气,“这时候就要弃车保帅了。”
“那是什么意思?”下属不解。
王保保此时也顾不上骂他没有文化了,直接吩咐众人。
“大家分头跑!留下二十人阻挡一下他们的脚步!”
就这样,二十名士兵被迫留下了殿后,但是王保保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深深灌输到这些士兵的脑海中,一见对方人多势众便跪倒在了地上,老子投降了,是不是也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好消息,阻挡了对方追击的脚步。坏消息,没挡太久。
就这样,这场追逐战还在继续。王保保跑了一天一夜才跑到了大同,期间边战边退,等到了大同,王保保身边仅仅剩了十八名侍卫,这哥几个抱头痛哭,恨不得原地磕上几个,其实想想也难怪,十万大军,只剩下这几个人,而且又被追杀了一天一夜,算是一起在死人堆里打过滚了。
望着南方,王保保紧咬牙齿,心中悲愤不已。
“徐达!常遇春!朱元璋!我一定会回来的!”
无独有偶,常遇春也在眺望着漠北。
“他娘的,让这帮家伙跑了,咱早晚有一天要打到更远!把他们都抓回来。”
“姐夫,别急,肯定会有机会能满足你这个心愿!”蓝玉一旁附和。
“不,这不是咱的心愿。”
“哦?那是什么?”蓝玉十分好奇。
“我的心愿是你这个小兔崽子什么时候滚蛋!有你老子少活十年!”常遇春恶狠狠地盯着他。
“嘿嘿,那就要看咱太子殿下什么时候召我回去了,那时候我任务就完成了。”
常遇春的双眼瞪得好似铜铃。
“原来是这臭小子一手策划的,你等我回去不收拾他的!”
“姐夫,人家现在是太子,你收拾不了……”
“那我回去就收拾你!”
……
常遇春翘首以盼的下一场战斗在洪武二年六月就开始了。驻守的常遇春收到了朱元璋的信件。
“咱听说元顺帝在上都待的不顺心,还天天想着他的元大都,那你就去帮他搬个家吧。”
“这事儿,好说!”
短短一个月时间,常遇春、李文忠带兵八万,攻破了元军号称二十年不破的防御,打得元顺帝再次迁都逃跑,俘虏了整整一万人,牛羊马匹无数。只不过蓝玉一直跟在他的左右,除了学习打仗,也监督他的一举一动,让他十分憋屈。
班师回朝的路上,大军来到了柳河川,常遇春却发现有人早早地在此等候。
“常将军,大胜而归,恭喜恭喜!”朱标一脸堆笑地看着这生龙活虎的常遇春。
“你交代我的任务,我可是办到了。”蓝玉耸了耸肩,这一年他同样不轻松,常遇春多少次连杀了他的心都有,要不是他绝对相信朱标,可真干不了这差事。
“好你个小兔崽子,原来都是你搞的鬼!”常遇春咬牙切齿。
“常叔,请注意言辞,我现在是太子!”
常遇春一愣,显然是没料到朱标会来这一手。
“行,太子殿下,你以后可别想让咱闺女和你一起玩了!”
朱标笑笑。
“常叔,你觉得你能管住她么?”
常遇春欲哭无泪,只能望天长叹。
“女大不中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