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第54章 打官腔

陕西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满载着货物晃晃悠悠前行着,车上的一个年轻人叹了口气。

“我的太子大人,您出公差还要带着哥几个啊,这马车坐得我屁股直疼……”

“少废话,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自打那次在定远被人走了之后,我可是很在意安全问题的。而且你们整日呆在应天不闷得慌么,我这不也是带你们出来透透气。”

朱标贪婪地呼吸着野外的空气,品尝着自由的味道。

“那我们这趟要先去哪?”李三思问道。

“陕西商州,听说那儿的灾民最多,米价也最离谱,咱就去那。”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咱的产业也开到西安了吧。”

“嗯,所以必要时候可以西安分行先调集钱粮。不过去了之后,我在明面上赈灾,你们在背地里调查,看看到底是哪些王八蛋哄抬米价,对付这种为富不仁的商人,我可是绝不会心慈手软的!”

“挣这种钱的人都该断子绝孙!”李三思紧握着拳头,流露出愤怒的神情。当初在定远就是贪官把持粮价,鱼肉百姓,所以他最能理解吃不上饭的老百姓。

“不过,太子爷,我担心,他们官商有勾结啊,所以才那么多次调查都查不出个结果。”

朱标点了点头,“官商勾结是肯定的了,背后没人给他们打掩护他们哪敢那么肆无忌惮。我们要查就得小心翼翼地查,争取把他们背后的官员也挖出来。”

“好嘞!”

“还有一件事!从这以后就不要叫我太子爷了,都给我改口,叫黄大人知道不,户部侍郎黄长龄黄大人,不许暴露我的身份!”朱标看向所有人。

“是,黄大人!不过这名字真土……”李三思忍不住吐槽起来。

“靠……”朱标无语了。

……

众人经过数月的奔波,终于到达了商州县衙,当地县官携师爷衙役夹道欢迎。开玩笑,这户部侍郎可是中央的正三品官,上面派上来的人,地方敢不重视么?

朱标下车露出了笑容,把这些年学到的官架子都拿了出来。

“县令大人不必如此,着实是太客气了。本官也是接到圣旨来赈灾的,以后都要靠县令大人多多关照哈,毕竟您才是这商州的父母官。”

这商州县令名为马西风,大概五十岁左右,一副老实相,一笑起来两个参差不齐的黄板牙便凸显了出来。

“岂敢岂敢!黄大人是奉了圣旨来的,只要您有什么吩咐,那咱一定鞠躬尽瘁。您这带着粮食来赈灾,那才是商州城的青天大老爷,您一来,商州老百姓的好日子就有了!”

马西风也觉得诧异,没想到这次派来的赈灾官员居然这么年轻,明显还没到二十。但是人家这副派头可不像生瓜蛋子,看样也肯定有点背景了,虽然自己比他大了几十岁,但是自古官场还是谁官大谁说的算,看样自己得好好溜须溜须这个黄大人了。

“黄大人呐,这圣上派您来赈灾,有没有旨意?您给宣读一下?”马西风小心翼翼地询问。

朱标从袖子里掏出圣旨,收敛起笑容,在场众人一见圣旨都急忙跪倒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听闻陕西大旱,商州一带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朕夙夜忧叹,寝食难安。现派户部侍郎黄长龄前往赈灾,划拨赈灾粮一万石,地方官从旁协助,不得有误!钦此!”

“下官一定谨遵圣命!”马西风颤颤巍巍地磕头谢旨。

“呵呵呵,马大人,起来吧。这未来还是要多仰仗您呐!”宣读完圣旨,朱标又将标志性笑容挂在了嘴角。

“岂敢岂敢……”马西风干笑着。

“不过这商州到底有多少灾民啊,咱听说之前皇上派人来赈灾,也派了粮食,但是好像收效甚微啊……”

“唉,也不瞒黄大人,这天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那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一年没有收入,自然变成了灾民。长此以往,花光了积蓄的农民都成了灾民,这灾民不就越来越多了么……”

“等等!马大人!”朱标突然出声打断了他,然后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情。

“马大人啊,我和这些随从差役一路过来,已经有一天没吃饭了,腹中饥渴得很,不知道咱能不能在您这商州县衙吃上点便饭,咱边吃边说……”

马西风哎呦一声苦笑,指着自己的脑袋。

“你说我这个脑子,真是岁数大了不中用,居然忘了问黄大人用过饭没有,真是糊涂!衙门其实早都预备了,就是我和您这一说话忘了这茬口了,黄大人您这边请,咱进内堂去边吃边说就行了……”

“哎,可不能铺张啊!就是简单的便饭填饱肚子就行!”朱标十分懂得原则。

“您放心,绝对只是正常的便饭!”

朱标跟着马西风走进衙门,眼睛的余光瞥到一个年轻人冷眼看着他,好像是县衙的师爷,嘴里还小声说着什么,如果他没看错口型的话,那年轻人说的应该是“败类!”

这家伙,好像有点意思啊!

走入衙门内堂,朱标打眼一瞧,饭桌上倒是备了十几个菜的小宴席,下人还正端上来一只热气腾腾的整鸡。

马西风呲着大板牙,“黄大人,快尝尝,这是我们陕西特色——葫芦鸡!”

朱标坐在主座,一副无奈的神情。

“马大人,大灾之年,咱吃这么铺张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哪里哪里,这只是给黄大人接风洗尘的几个小菜,等黄大人开始赈灾,怕是连一顿像样的饭菜也吃不上了。”马西风倒是很会找理由。

见马西风这么说,朱标也不推辞了,毕竟他也确实饿了。边吃着边向马西风询问。

“那个,马大人啊,现在商州有多少灾民呐?”

“目前大概有一万灾民。”

那年轻的师爷瞪着眼睛,刚想说些什么,就被马西风一个眼神憋回去了。

“那我这趟带了一万石粮食,应该足够赈灾了吧?”

马西风急忙点头,“足够了,等大人回朝去汇报的时候,下官保证,这商州境内,绝对不会有灾民了。”

朱标笑笑,这马西风可真是条老泥鳅,商州境内不会有灾民,那可是有很多办法的啊……

“马大人啊,听说商州的米价比外地贵了不少,可有此事?”

马西风点了点头,“确有此事,现在商州的粮食紧缺,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不过相信这次大人将粮食调集过来之后,粮价自然也会降下来。”

朱标点了点头,显然是非常满意马西风的回答。

“咱皇上心系天下百姓,知道陕西大旱就把我派了过来,听说还率着后妃皇子徒步苦修,向上天祈福。咱大明的皇帝陛下都这么爱惜黎民百姓了,咱这帮做官的可也得好好为他分忧啊!”

这点朱标倒是没说谎,听说他离开应天之后,朱元璋便带着他的兄弟姐妹和后宫嫔妃去徒步求雨了,据说每天都吃一些粗面饽饽这类的东西,让他也不得不暗自赞叹。

老朱还是有毅力和诚心啊,还好我溜得快,要不然也得跟着去了。

面对着朱标冠冕堂皇的官腔,马西风自然也随声附和。

“有此皇上,也实在是我大明万民的福气啊,我等必定为了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啊!好!大明有马大人这种忠臣,何愁不兴旺啊?哈哈哈哈哈哈!”

一顿饭下来,两个人各揣着八百个心眼子,朱标的谎说的更是怕外面突然打雷。就在此推杯换盏的腐败气息下,两人一顿饭就吃到了黄昏。

“马大人,我看这天色也不早了,你们外面也设了粥厂,要不然咱赈济灾民的事儿就明天再说?”

“好!黄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也是辛苦得很,赈济灾民的事儿也不差这一会儿,自然是等黄大人休息好了,才有精神和力气为皇上分忧!”如果拍须溜马有段位,那这马西风最起码是个黄金级选手。

“那就烦请马大人带个路,带我和这些兄弟们去驿馆休息吧,麻烦马大人了,呵呵呵!”

“不麻烦不麻烦,为黄大人效劳正是在下的责任嘛!”

二人互相恭维了一路,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驿馆,朱标说要进屋休息,马西风便走了。李三思走到朱标面前,正要开口,便被朱标伸手制止了,随后看了看门口。

李三思当然懂得朱标的意思,蹑手蹑脚地开了门,又带着几人四下查探了一番,确定了并无人监听。

“老大,难道你真被那马西风收买了?”

朱标气得一巴掌拍在他脑门上。

“你是不是忘了我是谁了,还会被他收买?要知道今天完全是为了麻痹对手,我越腐败,越好打官腔,他们就越放心,越会拉拢我,等着吧,不出三天,他们肯定要拉拢我了。”

“那你这打官腔是跟谁学的,我记得皇上不这样啊……”

“每次跟他上朝旁听的时候,那帮大臣们互相恭维,我耳朵都听得长茧了,自然也学了个七八分。”

李三思撇了撇嘴,“您这何止七八分,简直就是贪官附体了,最轻都得判个抄家之罪。”

“废话少说,接下来我还是负责明面上的事儿,但是今天晚上你们该去做点事情了,兵分三路。首先带几袋米,免费送给灾民,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然后去查一下商州的米价,最后就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马西风的师爷给我找来,我看那小子的样子,应该知道些什么。”

李三思点了点头,“好,我们马上就去办,那你呢?”

朱标:“睡觉,这饭吃的我累死了。”

李三思:“……”

在朱标等人定下行动的时候,商州城内也正发生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一间豪华府邸的桌上,正摆着一封密函,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此人也是个走过场的,给他个面子,暂忍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