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第74章 你要当爹了

爹,看样子这胡惟庸最近是越来越不老实了。”朱标在奉天殿中批阅着奏折,突然甩出这样一句话。

“哦?怎么说?”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着他。

“您看啊,这三省六部送寄上来的奏折和消息都得先过一遍他的手里,这么长时间了,一条对他对淮西集团都不利的消息都没有。我就不信这他和下面这帮人那么得力能干,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这个太子也不用干了,您也可以退休了,毕竟臣子们都是圣人级的,还要咱俩干啥?你都可以直接回凤阳老家养老了,我也可以纳个二三十个妃子夜夜笙歌。”

“咱严重怀疑你这臭小子就有这个想法,二三十个妃子,你那身体受得了么?”

朱标一抬头,“可是您不也都几十个妃子了么?儿子都十多个了。”

朱元璋老脸一红,“咱大人的事儿你小孩子家家的少打听,你一直都身子虚弱,咱不是农民出身,还南征北战这么多年,这体格你能比吗?”

“我听说御药局那大补药每晚都送您宫里去……”

“谣言!绝对的谣言!谁敢传朕的谣言,看咱不治他的罪!”

“好吧你赢了,我们把目光转到朝廷之上,我要是没猜错,那之前反对我们新政的,都是胡惟庸的铁杆吧!”

朱元璋点点头,“都是淮西集团的骨干呐,也是李善长和胡惟庸一手提拔的,咱觉得就是因为新政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了,所以才出言反对。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硬骨头,咱一吓唬不就歇菜了。这点可真比不上郑士元他们,那都刀架脖子上了也没服软,这可是真正的硬骨头啊……”

“这帮人能和郑士元他们比么?身为御史,郑士元他们和您对着干,大胆上书劝谏可从来不是为了利益和地位,反而是为了天下的正义公理二字,这种人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有信仰。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既然您担心胡惟庸一家独大,为什么不扶持刘伯温的浙东集团呢?好歹让他们旗鼓相当才好驾驭啊!”

朱元璋看着朱标笑了笑,他不是笑朱标想的太多太远,而是觉得这小子还是年轻,就算其他方面都胜过自己,最起码在这权谋和帝王心术方面,要学的还有很多。

“我哪里是不想扶持,那杨宪不就是个例子么,你也看到了,他一上位就被淮西集团各种针对,两伙人针尖对麦芒,最后抓住了杨宪的把柄,这小子落得个不得好死。如果换了别人又怎么样?可能也只有刘伯温有这个资历和威望吧,但是他一方面孤臣自居,自视清高。另一方面这个老头子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事。标儿,你记着,能把控的人和事儿都不可怕,未知的和不能把控的才可怕。胡惟庸就算手眼通天,也还是在咱的手掌心里,在咱眼皮子底下,他翻不起什么大浪。”

“您是说锦衣卫?”朱标的眼中闪烁着诧异的光芒,他当然知道朱元璋的杀手锏,但是只是听说,这个大明第一情报组织到底能做到什么连他也不甚清楚。

“嘿嘿!你看着吧,这帮骄兵悍将淮西勋贵早晚都有那一天。他们既然不想要面子,那咱也就不用给他们这个面子。这根荆棘上最大的一根刺,咱早晚给你拔掉了。”

朱标点了点头,“这点我完全相信,您现在放宽了对胡惟庸的管制,也就是在等他出错,但是……是不是有点太对不起刘伯温了,他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头子,叫您断了俸禄不说,还得每天拄着拐杖来上朝,都是开国功臣,人家李善长颐养天年,还新娶了十八岁的小妾,这刘伯温是不是混得有点太惨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

“不要以为咱不知道,你和你娘偷着给他送米粮钱财,这事咱先给你记着。刘伯温的问题还是这老家伙不识时务,不跟咱一条心。而且这局棋里,他是最重要的一颗棋子,他越惨,对咱的棋局越有利,你和你娘以后不准给刘伯温送钱了,打乱了咱的计划咱跟你们没完。”

朱标沉思片刻,随后叹了口气。

“爹啊,为了拔除一个胡惟庸就要牺牲一个刘伯温是不是太残酷了。毕竟刘伯温虽然有过,但是并无错啊。他也是跟您打天下的人啊,您当初还许诺他可以回青田养老,去世有太子扶灵的待遇……”

“那就等他死了再说!他要是死了,咱自然会举国哀悼,你愿意扶灵就去扶,只是现在,这样对他是必须的!为了赢这局棋,必须有所牺牲!”朱元璋面色一沉,背过身去。

“孩儿明白了,孩儿……告退!”

朱标神色黯然地离开了奉天殿,但是心中却坚定了一个信念。

既然您要以刘伯温为鱼饵,牺牲他一个人,那我就要救他,必须救!

朱元璋一个人在空旷的大殿里,感受着帝王之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为了咱大明江山,为了咱的基业千秋万世,为了你和你娘。咱什么东西都能舍弃!必要的时候,咱也会大开杀戒!”

不管什么时候,他都还是那个杀伐果断,铁血无情的洪武皇帝,从未改变。

……

刘伯温的府上此时颇为冷清,除了下人就只剩他和长子刘琏,小儿子刘璟还在求学,平时不经常在家。自从他被停了俸禄,全家本就艰难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虽然之前朱标和马秀英送给钱财粮米,但是依然架不住全家老小的开销。更何况他这段时间身体每况愈下,每天吃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马秀英和朱标已经很久没有给他送过钱粮了,以他的智慧当然能猜测出这是朱元璋的意思,他越是穷困潦倒,可能越符合朱元璋的心意。

“皇上啊!老臣这么多年一直以精明人自居,但是老臣看不懂的只有您一个人,纵观古今皇帝,您的帝王心术也无人能及。而且必要的时候您比任何人都残酷无情,所以,这次终究还是轮到老臣了是吗?”

刘伯温并不知道,因为他的关系,马皇后刚刚和朱元璋大吵了一架。马秀英还是不忍心朱元璋如此对待刘伯温,所以依旧决定偷偷给刘伯温送银钱米粮,但是朱元璋直接把话放下了。

“你要是接着给他送,那就是和咱作对!”

洪武皇帝的权威无人能挑战,尤其是他犯起犟劲的时候,连马皇后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当然,也不是还没有办法,一开始刘伯温的家中,每到半夜都会有人把一个个布口袋扔进院子里,刘伯温父子打开一看,发现都是银钱米粮,大概都是太子派人偷偷来送的,为了掩人耳目只好出此下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伯温父子收到的米袋子也越来越少,刘伯温明白,朱元璋已经严格监控着他的一举一动,旁人再想帮他也是难了,但是朱标的一份心意还是让刘伯温感动不已。

“刘伯温一生,何德何能,能让皇后和太子如此挂念啊……”

日子还是要过的,随着家中存银和存粮一点点的减少,刘伯温父子清贫的生活变得似乎有些可怜。在朱元璋涨了官员俸禄后,每日依然青菜稀粥度日的当朝大员真心不多。宋濂吕昶等老朋友来到家中做客,刘伯温竟连一点像样的茶叶也拿不出。二人见刘伯温如此清贫,也不是没试过留下点银两,但是每次都被刘伯温严词拒绝然后归还。

“君子之交淡如水,更何况你我皆朝中大员,岂能以银钱相交,如此岂不是落下个结党营私的罪名,落人口舌?”

这个从大元朝就一直当官的读书人还在坚持,他在用自己已经佝偻的腰背,为洪武朝文人撑起最后一条脊梁。就算日子已经如此难熬,他也没向朱元璋求饶。

当刘琏再次准备煮饭,却发现家中的米缸只剩下可怜的一层。为了节省开支,刘伯温早早地就将下人都辞退了,而且还怕他们不好找下一份工,便给每人一笔遣散费。他自己已经清贫至此却仍记挂他人。之前朱标和马皇后送来的钱米已经花的差不多了,毕竟虽然刘伯温自己也能诊病,但是药费却不便宜。

刘琏此时还只是一名候补的官员,没有俸禄,他无比痛恨自己的无力。甚至准备辞官去经商和做工,却被刘伯温笑着拦住了,随后将自己买药的钱给他补贴家用……

最后,刘伯温想到了一个法子,在应天城的闹市里卖起了字画扇面,还兼职替人算卦。他并不打算用自己的身份招揽生意,但是却有人认出了他,于是刘伯温的摊子前便大排长龙,谁不想有一幅青田先生的字画呢?而且听说刘伯温的卦灵得很,要是能看看自己的命数也不错啊。

可惜,刚到下午,刘伯温的摊子前便来了一堆不速之客。

“在这里经商您有许可证么刘大人?而且本朝明文规定,在职官员不得行商,您看你这摊子是不是该撤了,刘公!”

“一切听从胡大人吩咐,我这就撤了。”刘伯温一如既往的淡然。

“我说了,我倒是要看看咱俩谁先死!”胡惟庸一脸怨毒。

刘伯温面无表情地看着胡惟庸等人远去,随后看着在一旁痛哭的儿子。

“琏儿,我们回去吧,回家。”

……

关于刘伯温的事情,对皇室一家三口之间也带来了影响,最主要的影响就是马皇后开始不理朱元璋了。满脸郁闷的朱元璋只能和儿子诉苦。

“标儿,你娘又去哪了?咱都有段日子没见她了。”

“我猜我娘是故意躲着您吧,毕竟她这次可能生气了。我要是没猜错她应该还是在东宫和青儿在一起,那丫头还是身体不舒服,我娘没事就去陪她说说话。”

朱元璋也是无奈,旁人跟他使性子都是找死,只有他这妹子他实在是没法子,只好转移话题。

“青儿身体还不好?她怎么了?要不用不用咱派两个太医去瞅瞅?”

朱标也是一脸的忧心忡忡,“她已经头疼恶心有一阵子了,也没什么食欲,以前的小馋猫现在每次都只能吃下去半碗饭,我也很着急啊。也不知道是什么疑难杂症,我也说让太医去看看,她就老是拖着,这女人也是怪。”

朱元璋的眼睛此时已经瞪得跟铃铛一样。

“傻小子,这哪是什么怪病啊?这……这是你要当爹了,咱要当爷爷了!”

朱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