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第85章 该就藩了

猉您又不上朝听谁说的?”朱标也只是笑笑。

“咱是不上朝了,可是那帮老家伙总有来看望咱的啊。再说了,你平时忙得都脚打后脑勺,今天突然带着媳妇孩子来看咱,那还不是跟你爹闹别扭了。什么称病告假都是最虚的,真有病还能和咱在这喝酒?”

朱标哈哈一笑,他也没打算瞒常遇春,毕竟一方面是他老丈人,另一方面可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就将事情大概经过大概说了一遍,他倒是觉得没什么,可是常遇春却听楞了。

“你这小子确实行啊,咱打小就看你不一般,这么多年了,咱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能把你爹气的拔刀要砍人,当初那么多人都没做到,你小子倒是做到了真不知道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那也得问您啊,小时候还不是您带我骑马把脑子摔了。”

“哈哈哈哈哈哈……”两人相视大笑,笑得屋里的母女俩都发毛。

“不过你小子还真是有点骨气,你爹也是,哪有逼自家孩子这么干的,你娘还活着呢。再说了,也不能拔刀啊,真砍个好坏咋办?传出去还不得让人笑话几千年。”

“他当了皇帝之后,已经变了。越来越冷酷无情,随心所欲。我爹已经不是我从前的爹了,他现在是洪武皇帝。”朱标叹了口气。

“没事,你常叔还是你原来的常叔,哦,不对,你常叔现在也不是你常叔了,是你老丈人了!”

“哈哈哈哈哈哈……”两人再次笑得前仰后合。

常遇春擦了擦眼角笑出的眼泪,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小口抿着。

“不过你也得小心点啊,你爹……可小心眼。这么多年了,你爹收拾的人可不在少数。刘伯温不也就那么没了么,基本上也就我和徐达还有汤和这几个人不至于担惊受怕。我是早就隐退了,现在当个国丈,挂着个虚衔。徐达和汤和是还有用处,而且这俩老东西也精明的很,懂进退,必要时候不会赖着兵权不放。”

朱标点了点头,朱元璋对待老哥们可算不上仁慈,能在他手下平安终老的人都是有些能耐的。最起码不是只会打仗不懂人情的粗人。

“那你就不怕你爹把你这太子废了?你下面可还有那么多弟弟呢,竞争激烈啊!”

“他还没有找到代替我的人,也很难找到能代替我的人。再过段时间,他们就该就藩了。就算我和我爹再怎么闹,我觉得他也不会废了我这太子之位。立嫡立长在他心里太重要了,而且论声望能力,也没人能碰瓷我!”

“碰瓷?啥意思?”常遇春挠了挠头。

“嗯……就是没人能跟我相提并论,这是年轻人发明的新词,您不懂很正常。”朱标一脸真诚。

“确实没听说过,但是你说得对,无论是从嫡长还是从能力来说,都没有人能代替你,不过你也得小心点啊!这皇位自古就是个烫手的东西,就算你爹不废你,也难保其他人没有想法,还是小心为妙!”

“放心吧!如果真有一天,我被人摆了一道,我就把你找着,您再提着您的那把虎头湛金枪,陪我闯一闯奉天殿!”

常遇春满脸苦笑,“这话全天下也就你敢说,这要是别人说了,最轻也得落个诛九族。”

“嘿嘿嘿,我也就敢在您面前这么说,当着别人我也不敢,尤其是当着老朱的面。”

“哈哈哈哈哈哈……”二人笑得开心,屋内的母女都以为他俩喝多了撒酒疯,直接就把他俩提回去了。

……

半个月后,太子朱标再次踏上朝堂,仍在皇上身侧,一切的流言和猜测都因为当事人的出现不攻自破。只是敏锐的人会发现,太子好像没有再在朝堂上开过口,也没有什么建议提出,朱元璋让他读圣旨他就读,让他递折子他就递。每天下朝他第一个走,准时准点,毫不拖泥带水,这种感觉就好像……

就好像只拿基本工资,然后每天上下班准时打卡的员工。

朱元璋对此也没什么话说,毕竟确实也伤了人家的心,父子之间生了嫌隙,想要修补总需要时间。如果不是自己厚着脸皮去找马皇后给他求情,这小子可能就一直不来上朝了。毕竟老朱家的人都挺记仇的,不只是朱元璋、朱樉、朱棡、朱棣。就连一向以嬉笑示人的朱标也是如此。没表现出来,并不代表就已经忘记。

但是朝廷上的事总得有人惯例,毕竟朱标不在的这一段时间,光是三司和财政的事情就已经让朱元璋和众大臣焦头烂额,因为这一向都是朱标管理的,其他人来,不只业务不熟,人头更是不熟。前几天,兵部想给北平驻军送些兵器粮饷,火炮火铳这些东西,去了工造司,人家却冷冷地回了一句。

“只有执太子手令方可调动军械。”

一句话便让兵部的人白跑一趟,就算后来朱元璋下了圣旨,人家也只给了很小一部分的火器,然后说库存就这么多了。

兵部的官员欲哭无泪,你们丫的骗谁呢?每年数以万计的精铁火药焦炭运到你们工造司,结果就说库存十门大炮,几百支火铳,骗鬼也不能这么骗啊!可是依旧没办法,谁让东西都在人家仓库里放着,谁让人家是太子直接管理呢。

众人此时才明白,太子朱标,是大明帝国的一条腿,而且还是最粗的一条大腿!

……

时间一转,三年已过,大明帝国正在蓬勃向上地发展,最起码这时候应该说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稍微大一点的都已经完婚,正赶上朱元璋心情不错,就赶着他们几个,该去就藩了。

朱元璋召集了四个儿子,分别给他们安排了封地,修建了宫殿,其中皇二子朱樉的封地在西安,皇三子朱棡的封地在太原。皇四子朱棣的封地在北平,皇五子朱橚的封地则在开封,而且每个人都有封号,也是大手笔了。至于皇长子朱标么,还是老实让他在应天待着吧!

朱元璋不仅宠爱这几个孩子,也有点放心不下他们,在他们外出就藩之前,把他们叫到了大殿之上,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本书,其实就是藩王在属地行为规范守则。而且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

“咱赐给你们王位和封地,希望你们到了封地要好好做人,绝对不准祸害百姓,否则咱绝不轻饶!而且,你们的封地都是古都,也是要地。如果有外敌来入侵,你们就是大明的第一道门户。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去了封地,都给我好好考察,看看当地怎么样,有哪个地方适合做国都!”

朱元璋想要迁都,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应天虽然挺好的,但是毕竟属于南方的中心地带,随着蒙古人被徐达越赶越远,大明帝国的疆土也在一点点扩大,不再是以前只占据南方的时候了。应天无限好,可惜我们不合适。这大明早晚是要迁都的。而西安、开封、北平等地正好是唐、宋、元等地之前的国都,人口密集设施齐全。在地理位置上也具有天然的优越性,都是可以列入参考范围的。

“爹,除了这几个地方你就没有别的地方考虑了?我倒是觉得应天就不错,实在不行,凤阳也挺好的啊!”朱樉说道。

“你懂什么?咱让你考察你就去给咱考察,到时候给咱写个折子汇报一下就行了。”

朱元璋虽然驳斥了朱樉一顿,但是朱樉的一句:凤阳也挺好的啊!直击在了朱元璋的心坎上,让他尘封了十几年的想法,再次生根发芽。

凤阳确实挺好的啊,是咱老家,还有龙气。咱就是从凤阳走出来的,那当了皇帝不得回报一下家乡,更得回报一下父老乡亲们啊!

不过这件事朱元璋还是先放在了心里,现在当务之急是把这几个不省心的儿子送走,赶到各自的封地上。

“都赶快回宫收拾收拾吧!明天就出发!”

“这么快就出发,爹,您老人家想省顿饭也不用这么省吧?”朱樉无语了。

“省什么饭?咱是为了省饭吗?你咋不看看咱一年给你们多少土地粮食?你要是吃饭,你就去你大哥的东宫,正好他说今天要为了你们弟兄几个送行。”

朱棡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去大哥那蹭饭我愿意,大哥宫里的东西都弄得挺好吃的,还新奇。以后我到了封地,也得寻摸两个好厨子,伙食也不能太差了!”

朱元璋满脸黑线,“你就这点出息吗?咱是让你去整天吃喝玩乐的吗?是让你们给咱大明守卫疆土,站岗放哨的!到了封地你们都得给我收敛点!不准胡作非为,更主要的是,都得给我小心点,尤其要对下属和厨师什么的好一点,尤其是老二老三,你们两人一身的臭毛病!到时候都得给咱改改!”

朱元璋一番话把几个儿子训斥得低下了头。

“知道了爹。”

“行了,走吧!”

四人一出奉天殿门,朱棡就跳起来高喊,“自由咯!先去东宫吃饭去咯!以后终于不用再挨骂咯!”

可惜他忘了他还没走远,于是身后传来了朱元璋的咆哮声。

“小兔崽子你是不是疯了!给咱回来,把你刚才说的再说一遍!”

朱棡:“大哥喊我吃饭去了,爹,回见了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