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第93章 怎么是你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汪广洋。

“胡惟庸所说的可是真的?这礼部的折子都是由你负责的?”

汪广洋也愣了,他没想到胡惟庸会如此快地将他出卖,但是这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他就算想要辩解,也不知道从何辩解。

“启禀皇上……确实……是归臣所管理。”

“那你还有什么话要说么?”

汪广洋面如死灰地摇了摇头,朱元璋一挥手。

“都给咱带下去!都给咱好好审问,咱就不信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一个人就全能扛得起来!”

随后,朱元璋站起身,背着手,审视着下面的群臣。

“咱没想到,咱真的没想到!在这朝廷中居然还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还是咱能看得见的,那那些旮旮角角,咱看不到的地方,咱不知道的地方,又该烂成什么样子?咱不敢想啊……”

随后朱元璋深吸一口气。

“之前,你们说咱给你们的俸禄少了,所以才有那么多贪腐的人,好啊!那咱就多给你们些俸禄,可是如今呢?犯法之举仍然屡禁不止,咱不是不想当个仁慈的皇帝,可是咱的仁慈换来的是什么?是背叛,是贪污,是欺上瞒下!那没办法了,咱只能用点其他的手段了!”

朱元璋大手一挥,气势攀升到了顶点。

“朕下令!即日起,开启风闻言事!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五品以上的官员皆可以上奏,皆可以告发!告发任何人都可以。如果告发错了,朕不予追究责任,如果告发的事情是真的,同谋告发罪责减半,外人告发另有赏赐!”

朱元璋露出了带有玩味的笑容,看着众人。

“如果自己做了亏心事,如果想留条命,那就尽早跟朕坦白!要不然等朕查出来,罪加一等!”

众人纷纷紧咬着嘴唇,连一声大气都不敢喘,而太子朱标也咽了一口口水,因为朱元璋的此举,代表着他即将对胡惟庸动手了……

目光扫了一遍惶恐的众臣,朱元璋只留下了个潇洒的背影。

“退朝!”

皇帝离去,留下了乱作一团的大臣。朱标也忍不住赞叹道,朱元璋这一手玩得真的是太绝了!

绝在何处?自然是先以占城国的事情问罪,让大臣之间互相推诿,互相猜忌。然后胡惟庸果断地放弃了汪广洋,此举当然很果断,很机智,但是更无耻。这样一来,胡惟庸的党羽们都会合计,自己有一天会不会被胡惟庸当成弃子。而这时候朱元璋发话,开启风闻言事,哪怕告发别人错了也不予追究。看样子,胡惟庸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到时候告发他的折子都能把他淹死了。

事情果然按照朱标的预计发展。两日后的早朝,怠慢占城国使者一案已经审理完结。主谋汪广洋罪大恶极,处以死刑,其余有责任的人也没跑得了,该流放流放,该砍头砍头。而第一批风闻言事的折子已经整理好了,朱元璋并没有当众宣读和当众问责,反而都带回宫里,一个人慢慢看去了。好像也不是一个人,他还带着太子一起看。

“乖乖!这两箱子都是控告胡惟庸的!胡惟庸可真行啊,真是让咱大开眼界!咱还是第一次见到人缘这么差的。”

太子朱标实在是憋不住笑。

“爹啊,这不就是您老人家希望看到的结果么,您可别告诉我,您用占城国的事问责,然后又开启了风闻言事,针对的不是胡惟庸!”

朱元璋也嘿嘿一笑。

“咱就知道瞒不过你,知我者真是咱家太子啊!胡惟庸不是很牛么?不是敢瞒着咱,搞上下其手么?而且听说还有更多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好啊,咱就借这汪广洋,让那些胡惟庸的党羽们看清楚,自己跟了个什么样的人。只要掌握几条重要罪证,那收拾胡惟庸还不是手到擒来!”

朱标低下身子,在箱子里掏出了几封折子,认真地阅读了起来。

“控告宰相胡惟庸上下其手,欺瞒皇上,重要奏折扣押中书省。这封是控告皇上游行期间,胡惟庸对皇上大不敬。那这封呢?控告胡惟庸谋害刘伯温……”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又叹了口气。

“这些肯定还不够呢,咱想要的是关键人物的关键证词,这都是些小鱼小虾,所说的事情大多都是捕风捉影,没有真凭实据。”

“可是就算这样,这上面的罪证也足够胡惟庸死几百遍了吧……您在等什么呢?”

朱元璋双眼微眯,嘴角微微翘起。

“咱在等一个重要的人物,等一个一锤定音的罪证,要让这胡惟庸一招毙命,而且还要把那些党羽也都一网打尽!”

就这样,风闻言事又开启了好几天,收上来的折子都快把朱元璋的书房堆满了,朱元璋和朱标这几天读折子都读得头皮发麻。不过也确实依据这风闻言事提供的线索,收拾了几个人,但是跟朱元璋真正想收拾的人比起来,这些确实都只能算小鱼小虾。

直到第五天,朱元璋再次宣布了对同谋举报的惩罚降低,然后……然后他布下的鱼饵,终于有鱼咬钩了。

当天下午,朱元璋便收上来了一封折子,正是他心中一锤定音的重要折子。于是他急忙派人去把太子朱标叫来。太子一进门,朱元璋就把一封红色封面的折子扔给了他。

“看看吧!咱要等的终于等到了!可以收网了!”

朱标瞄了一眼折子。

“中丞,涂节?我要是没记错的话,这个家伙应该是胡惟庸的铁杆吧?”

“岂止是铁杆,简直就是铁杆中的铁杆!也只有这种人说的话,可信度最高,也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这才是咱希望钓到的大鱼!而且,你看看这家伙告胡惟庸什么罪名了?”

朱标打开折子,上面的小字密密麻麻,但是朱标只被两个字牢牢吸引住了眼球。

“谋反!”

朱元璋得意地笑,“不错,就是谋反!这就是咱想要的答案,咱就不信这次胡惟庸还不死!”

随后朱元璋跑出殿门,大声喊道。

“那个谁!毛骧啊!快去把这个涂节给咱喊过来,咱要好好审他!亲自审他!”

于是,涂节来了,于是,奉天殿的大门禁闭了一晚上。直到子夜时分,朱元璋才踏出了殿门,伸了个懒腰,舒展了浑身疲乏的筋骨。

“拉拢武将!谋害忠臣!意图不轨!欺上瞒下!越俎代庖!这些罪,条条当诛啊!胡惟庸啊胡惟庸,你这次死得可是一点都不冤枉!”

朱元璋的脸上,此时四分激动,三分愤恨,三分期待。他从来没有这样期待过早朝。

第二天一早的早朝,朱元璋一上来便宣布将胡惟庸的宰相革除,然后罗列了胡惟庸的几条主要罪状。胡惟庸并没有预料中的慌乱和匆忙辩解,毕竟自从风闻言事一开启,胡惟庸便做好了准备。可是这点让朱元璋很不爽,于是便将胡惟庸交给了刑部严加审讯。

三天过去了,刑部官员却依然没有从胡惟庸的嘴里敲出任何有用的信息。这点就让朱元璋更加不爽了。但是他也深知,胡惟庸当宰相多年,自然处变不惊,又岂是刑部的审讯能审问出来的。于是朱元璋就做了个决定,那便是将胡惟庸带到奉天殿,自己亲自审讯。

胡惟庸依旧一副自然的样子,嘴角仍挂着微笑,见到朱元璋跪拜在地。

“惟庸啊!起来吧,起来说话!”朱元璋竟一反常态的温和。

胡惟庸也不推辞,站起身来,毫不心慌。

朱元璋喝了口茶,微笑着看着他。

“胡惟庸啊!听说,是你毒害了刘伯温,可有此事啊?”

“并无此事,臣只是依照皇上旨意去探望诚意伯刘伯温。然后带去御医和汤药。无论是皇上的密旨还是太医、药方都俱全,可以进行查验,胡惟庸绝对没有毒害过刘伯温刘大人。至于刘大人的逝世,只是因为他积劳成疾,重病已久。哪怕喝了我送去的药也依然不见好转,胡惟庸坐得直行得正,不怕查验!”

朱元璋点了点头,胡惟庸说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一个宰相如果连这点问题都承受不住,那只能说明朱元璋看错人了,胡惟庸这个宰相白当了。

“咱知道了,那你看看这是谁?你就和他对质吧!”

胡惟庸看向突然出现的人,再也无法淡定。

“涂节!怎么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