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许。
王善身着官府,跨步而来。
外面的百姓和衙差们纷纷恭敬行礼。
“见过通判大人……”
“免礼!”
王善和气的摆摆手。
连眉梢都挂着几分喜气。
来到程安跟前。
他抬手情切的拍了拍程安的肩膀,笑容慈祥:“好好考!本官不是那等误人子弟之辈,只要你有本事,必定出人头地!”
“是,学生记住了。”
程安乖乖点头。
而那句‘误人子弟’,明显就是在说周恒!
当众恶心自己的顶头上司……
可见二人积怨已久。
由王善领头。
众人浩浩荡荡的前往县院。
百姓们也越聚越多!
程安内心了然。
这显然是有人在暗中刻意鼓噪过,为自己扬名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想借此抨击政敌!
试想?
若今日在全县人的见证下,程安真过了院试。
那打的是谁的脸?
都不用王善出手。
光是百姓们的唾沫星子,就能把周恒喷死!
到时。
就算他背后有府尹撑腰也没用!
一个失了民心的县令。
谁会信服?
更别说还有王善在背后推波助澜。
周恒就算不倒台。
也会臭名昭著!
程安不禁轻笑。
拉着杜修的袖子,低头轻语。
“先生,周恒完了!”
……
县院门前。
几个负责阅卷的老学究已经到了。
他们都是平谷县境内颇有名望的老学者,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负责过许多次院试。
这些人手里掌握着九成以上的文化资源。
家族里也大多都是读书人。
或许会有人觉得不公。
可现实如此!
众人来后。
王善笑着拱手:“各位都是有名的学者,还望此番能公正、公平,给这孩子一个机会,也给我平谷县众多学子们一个说法!”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哪怕这些学究来之前已经被打过招呼了。
可这话一出口。
瞬间就给此次补考拔高了一个层次。
当着成百上千百姓的面。
学究们也不禁振奋。
“我等为国选材,岂敢怠慢?”
“读书不易,若此子真有才华,又岂能随意埋没?”
“没错!”
有人笑着道:“若此子能通过院试,那便是我平谷县之福啊!更是整个尧州最年轻的童生,我等岂敢松懈?”
而另一边。
杜修正在给程安打气。
“千万别紧张!”
他袖子微微晃动,声音颤抖道:“王善这次是为了攻讦周恒,所以必不会为难于你,只要正常发挥,就一定没问题!”
“嗯。”
“学生记住了。”
程安无奈笑笑。
他是真的不紧张……
院试的那套流程,他上次已经见识过了。
无非就是文章和诗词。
这还用考?
“程安!”
“你过来……”
王善朝他招手。
等程安过来后,又道:“本官刚刚与各位学究商议过了,既然是补考,那就更要公开透明,才能堵住那些闲言碎语!”
“所以……”
“你可敢公示?”
现场出题吗?
程安顿时来了兴趣。
可脸上却带着犹豫不决的凝重。
王善还当他是怕了。
就低声诱导道:“你虽年幼,可也该知晓……此刻,是尔扬名立万的最好机会,若是错过……”
“学生愿意!”
“好!”
王善顿了顿,拍手大笑。
耳光怎么抽才最疼?
当然是在万众瞩目的时候!
片刻后。
几个学究商议完毕。
为首的老者上前一步。
笑看着程安道:“既然是公开考校,那老夫也不为难你,只需口述一篇文章,或是诗词即可!”
“请先生赐题。”
程安呆萌乖巧的看着他。
老者忽觉得有种爷爷看孙子的既视感,笑容更加慈爱:“既是年少成才,那便以‘少年’为题吧。”
“是!”
程安扬头看着远方。
天蓝蓝的。
正适合思考……
周围无人敢出声,生怕打乱了他的思绪。
而程安则在想用哪首诗最合适?
少许。
他沉吟开口:“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周郎,襆被今犹窘善修!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言必!
周围静悄悄的。
好坏早已无需评判!
能在须臾间便作出此等旷世佳作的少年。
不是神童是什么?
尤其是最后那句‘曾许人间第一流’,更是给人一种意气风发之感,令在场之人无不内心振奋。
那些看热闹的学子们更是激动的面色涨红。
谁不想出人头地?
谁不想登堂入室?
可入仕这条路何其艰难……
那些郁不得志的学子们又何其多!
可今日。
一个八岁的少年却说。
‘须知少日拏云志’?
瞬间吹散了大家心中的苦闷。
这……
还用点评吗?
漫说尧州。
便是整个大周朝,恐也无人能出其右!
而大家之所以沉默。
是因为第二句……
‘文章幸未逢周郎,襆被今犹窘善修!’
周郎自是喻指周恒!
说什么‘幸好他的文章没被周恒看重’……
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周恒的鼻子,骂他是个有眼无珠的昏官!
好个牙尖嘴利的娃娃。
骂得真脏啊!
而后一句的‘窘善、修’,却是在恭维杜修和王善,说他们慧眼识人,发掘了自己这个人才。
可大家偏偏又没法说什么。
人家有这个实力!
骂你一句咋了?
不该吗?
别说程安了。
这会儿心中暗骂周恒的人绝不在少数!
此等天才学子都要打压。
也配做官?
幸好有王通判礼贤下士,给程安争取来了补考的机会,否则如此一位神童,岂不要被埋没了?
甚至会便宜了别的州县!
“好个神童!”
“此诗当可传世!”
老者沉默好久才发出一声感叹。
甚至毫不掩饰道:“此等省人至深的诗句,何须点评?说句丢脸的话……老夫一生作诗无数,却也自问作不出这等佳作!”
现今的读书人大多还是有风骨的。
更自诩‘君子’!
再说此刻全县百姓都在看着。
与其鸡蛋里挑骨头,倒不如磊落些,更能得人心。
“不错!”
“好一首‘励志’绝句!”
其他几个学究也全是夸赞。
还是那句话。
此刻无需评判!
别说那些读书多年的学子,就连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
都能听出这首诗的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