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朋也意动了。
在周朝,杨朋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因为全都是官官相护。
杨朋不是书呆子,知道官场不是单纯的非黑即白,也有灰色存在,不可能真的都是清官,也不全都是贪官污吏。
只要有人,只要人性还在,就一定有贪污受贿,就一定有贪官污吏。
问题是周朝的官场太黑,他不喜欢。
也融入不进去。
尤其一些大周的官员穷奢极欲,相互间攀比,比谁更有钱,比谁更能讲排场,让杨朋打心底的厌恶。
杨朋想了想,问道:“小师叔,你能影响到凉帝的决策,替他答应我?”
“能!”
秦豹不容置疑回答。
为了挖周朝的墙角,不行也要行。
再说凉帝得知杨朋愿意留下,绝对会开心。
杨朋不再犹豫,直接道:“我愿意留下,去地方上试试,最好是担任县令。”
“没问题!”
秦豹直接答应了。
有杨朋在凉国施展才华,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杨朋确定了留下的事,继续道:“四国文会结束,我要回一趟周朝交差。把事情交接完,再来凉国。”
秦豹说道:“可以!”
杨朋要安排回周朝的事情,没有再耽搁,急匆匆离开了。
杨朋离去后,孔颖达也有些疲惫了,去了后院休息。
秦豹终于闲下来,思考着孔颖达留下的好处,思考着四国文会结束,接下来该怎么走的路子。
王十三在这时候来了,禀报道:“公子,谢骏求见。”
秦豹得知大哥来了,亲自到门口迎接,摆手道:“大哥,请!”
“请!”
谢骏笑着和秦豹回到大厅。
谢骏主动道:“二弟,恭喜你了。此番拜得名师,自此扶摇直上,一展才华。”
秦豹说道:“承大哥吉言,希望能一展才华,让我凉国更上一层楼。”
谢骏主动道:“四国文会结束,我准备回国了。你我兄弟分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聚。”
秦豹说道:“我若有闲暇,会去陈国拜访大哥。大哥若有闲暇,欢迎随时来凉国。”
谢骏一副扼腕叹息的模样,感慨道:“可惜回了陈国,不能看到第一手的三国演义。”
秦豹道:“陈国和凉国距离远,要送到陈国比较麻烦。不过谢家在凉国可有人脉?如果出了新的文稿,我让人送过去,再转交给大哥。”
谢骏摆手道:“文稿的事儿,你不用操心了。一旦文稿上架销售,谢家的人会安排。二弟,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我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秦豹亲自送谢骏离开。
忙完谢骏的事儿,他还没来得及去公主府,宫中就传下旨意,通知秦豹入宫。
皇帝召见,秦豹先往宫中去。
秦豹在章台宫见到宣武帝,神态依旧,并没有因为拜师有了身份就自傲,更没有因为扬名就自负。
秦豹神色谦逊,行礼道:“臣秦豹,拜见陛下。”
宣武帝欢喜道:“秦小子,今天你在四国文会大展风采,扬我国威。经此一事,再也没有人敢小觑我凉国。”
秦豹说道:“臣能扬名,是因为有陛下的提携和器重。没有陛下的赏识,哪有臣参加四国文会的机会,更别说扬名了。”
宣武帝笑着道:“你啊,就是太谦虚了。”
“四国文会年年有,朕选拔参加比赛的人很多,却始终没有一个人夺冠,反而经常得到倒数第一。”
“唯独你,力压三国的人。”
“这是你的能力。”
“很多人显露的才华,是因为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离开了这个空间,就不值一提。可是你,是因为有足够的才华。”
“你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毫不吝啬的褒奖,让秦豹也有些汗颜。
他哪有这么厉害?
无非是当文抄公,借用华夏的先贤学问,不是靠他自己的才华。
宣武帝继续道:“孔公接下来,是留在咸阳,还是回周朝?”
四国文会结束,宣武帝没有立刻召见秦豹,就是因为涉及孔颖达的事情,要让秦豹先安顿孔颖达。
也让他们师兄弟交谈。
秦豹回答道:“陛下,师兄决定留在咸阳,短时间不会离开。”
“好,好啊!”
宣武帝无比的振奋。
不管孔颖达是否做官,不,孔颖达肯定不会做官,毕竟孔颖达在周朝,都潜心著述,隐居整理先贤的学问。
放着周朝的高官厚禄不要,跑来凉国做官,肯定不可能。
即便如此,宣武帝也欢喜。
宣武帝说道:“孔公不能在凉国做官,可是他留在凉国,就是金字招牌。朕打算安排人去其他各国,宣传孔公在咸阳的消息,吸引更多的士人,你意下如何?”
“陛下圣明!”
秦豹赞许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凉国要崛起,不是靠一两个人,是靠无数志同道合的人。”
“陛下借着师兄在凉国的消息,吸引很多士人来,借此机会趁招揽愿意留在凉国的人。”
“一个一个的招揽,积少成多,自然会有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秦豹眼中有憧憬,郑重道:“到了那一日,凉国根基深厚,便是东出之时。”
宣武帝也激动了起来。
东出是他的志向。
凉国建立这么多年,历代列祖列宗也希望东出,希望入主中原,不再是偏居一隅。
宣武帝道:“朕会妥善布置的。”
秦豹继续道:“陛下,还有一件事情。我拜师后,杨朋成了我的师侄。”
“杨朋出身名门,却没有在周朝做官。鉴于此,臣挖他来凉国任职。”
“好说歹说,他同意了。”
“只是,他有条件。”
宣武帝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什么条件?只要不是一上来就担任重臣,想一步登天,朕都答应了。”
秦豹回答道:“他想去地方担任县令,先练练手。”
“没问题!”
宣武帝不假思索回答。
区区一个县令,换来周朝名门望族的子弟,绝对是划算的。
宣武帝感慨道:“秦小子,你真是朕的福星啊。”
“有了你,孔公留在了咸阳,杨朋也要来凉国任职,四国文会也取得了胜利。”
“今天的四国文会,也宣传了云锦。料想会有很多的达官贵人,去购买云锦。”
“云锦开始销售,朕也能日进斗金。”
想着目前的局面,宣武帝才觉得轻松了许多。
局面,在慢慢好转。
一切,有了希望。
秦豹正色道:“这是陛下结的善果,所谓种善因结善果,陛下礼贤下士,任贤用能,能励精图治,才有如今的一切。如果陛下耽于享乐,不管百姓,也不可能有今日的一切。”
宣武帝也忍不住笑了。
励精图治,厉行节俭,一心为民,这是他持之以恒坚持的。
得到夸奖,宣武帝心中也舒服。
宣武帝笑过后,神情转为严肃:“朕之前说过,等到四国文会结束,连带着你之前立下的功劳一并赏赐。”
“只是你的年纪太小,贸然封侯拜相,会遭到无数人的抵制。”
“对你不好。”
“可是按部就班的提拔,又无法发挥你的才华和能力,朕也不满意。”
“朕思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办法。”
“周朝为了嘉奖官员,设立了一个名为大学士的官衔,褒奖官员的才华和品行。”
“宫中有文渊阁,是我凉国的藏书阁。朕也效仿周朝,设立文渊阁大学士,定阶正五品,在殿前行走,直属于朕。”
宣武帝问道:“你意下如何?”
秦豹眼前一亮。
这是内阁的开端。
宣武帝的安排,实质上是借助内阁官员,架空勋贵王侯的权利,以及从六部中夺权。
正常的政务,皇帝和六部尚书商量,要和勋贵派系讨论。
文渊阁大学士设立了,宣武帝就会和秦豹商讨军机大事,再由秦豹接洽官员,提升了秦豹的权势。
官职很低,却是位卑权重。
未来秦豹一步步的崛起,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自然会一步步提升。
秦豹赞叹宣武帝的政治智慧,毫不犹豫道:“臣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为大凉的崛起而奋斗。”
宣武帝颔首道:“你担任文渊阁大学士的安排,朕会下旨安排。”
“你现在走文官路线,不适合再担任黑衣卫,就从黑衣卫调出来。不过赐予你的黑衣令,你留着使用,可以调动黑衣卫。”
秦豹连忙道:“陛下,这不合适。”
宣武帝不容置疑道:“朕说你合适,你就合适。你和朕要做的事,是我凉国前所未有的大事业。有黑衣令,有助于你掌权。”
“臣,谢陛下隆恩。”
秦豹没有再推辞,直接留下了黑衣令。
恰在此时,黄敬急匆匆进来,神色略微紧张,禀报道:“陛下,太上皇派人来传旨,召秦豹觐见。”
刷!
宣武帝面色微变。
太上皇很少过问政务,如今在四国文会后召见秦豹,莫非是挖墙脚?
或者要打压秦豹。
宣武帝担心秦豹受到影响,直接道:“太上皇那里,无法判定情况,你不必去了,朕亲自去见太上皇。”
秦豹摇头道:“陛下不必担心,臣会随机应变的。”
“臣的师兄还在咸阳,有这一层身份,太上皇不会刁难。”
“或许,太上皇是为了师兄的事情。”
“再说上次褫夺荣国公府的爵位,太上皇虽然有些震怒,也没有处置臣,反而留有余地,还让我去修道。”
秦豹自信道:“臣相信,太上皇不会出手的。”
宣武帝想了想,也同意秦豹的分析。
太上皇喜欢修道,秦豹连修道也懂一些,父皇应该不会刁难。
宣武帝稍稍安心,吩咐道:“快去快回。”
秦豹行了一礼走出章台宫,跟着太监往太上皇的兴庆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