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霜掐了掐眉心,“怪我,怪我没给你说清楚……”
“真没事。”顾祥麟宽慰她,“平时和大头他们闹着玩也能弄一身青紫,这是家常便饭。再说,也不能看着那么多人打他一个啊。”
沈凌霜一心觉得顾祥麟今天亏大了,可陈康宁就和她完全不同了。
经此一事,陈康宁和顾祥麟像是铁哥们儿似的,都不用陈婆婆嘱咐,他就主动挽起袖子,下厨煮了三碗面条,洗好筷子,送到了顾祥麟和沈凌霜面前。
陈婆婆拿上脏衣服去洗了,留出空间给他们三个人说话。
外婆一走,陈康宁就激动地捶了一下桌子。
“你打架真的太厉害了!以后一定要教我!”
顾祥麟偷偷瞥了沈凌霜一眼。
可她埋头吃面,顾祥麟也拿不准她是什么情绪。
他只能暗暗冲陈康宁小幅度的摇了摇头。
陈康宁嘟哝:“你怕她干什么啊?一个黄毛小丫头。”
沈凌霜细嚼慢咽,“黄毛小丫头帮你找来了七叶一枝花。”
陈康宁语塞。
沈凌霜面无表情地继续说道:“现在我就采到了两株而已,之后你还要用这个药的话,还得靠我。所以,劝你谨言慎行!”
陈康宁:“……”
他怎么有种被人揪住了衣领的感觉?
陈康宁不忿地拽了拽领口。
沈凌霜低眼看着碗里的面,不急不慢地夹匀,说道:
“马上就要开学了,开学之后我要帮队里喂猪喂鸡,很忙的,不会经常来。如果再有七叶一枝花,我会托麟哥带给你。”
说完,她盯上了陈康宁圆溜溜的大眼睛。
“你可别忘了之前答应我的事!你说会联系正经卖药材的渠道,还望不要食言。不然,我们就不带你玩了。”
她语气平平,却让陈康宁再次感受到倍受威胁的感觉。
这个小姑娘真烦人呢!
……
见他们吃完了饭,陈婆婆留这两小只在他们家睡个午觉再走。
沈凌霜却执意说:“难得今儿天气好,我们现在回去,正好晒太阳,吸收阳光,快快长个儿!”
说完,眼神若有似无地扫过陈康宁。
陈康宁目测有一米七七,比顾祥麟高出小半个头。
可怎么打起架来,还能让顾祥麟护着他呢?
他怎么好意思的?
人菜还打架?
真该给他脑袋捶爆才对!
沈凌霜最后是气嘟嘟地拉着顾祥麟离开的陈家。
骑回去的路上,顾祥麟忽然问道:“小霜,你觉得陈康宁这人怎么样?”
沈凌霜枕着顾祥麟的后腰,这会儿正是昏昏欲睡的时候。
突然听见他问的这个问题,沈凌霜刚刚压下去的火气,瞬间又窜到了头顶。
“算不上什么好人!”她评价道。
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顾祥麟侧过头,“就因为他打架?”
“不单单是因为打架。他还怀疑我呢。”沈凌霜直言不讳,“我明明是好心给他送药来,也没有问他要钱,他不说感谢就算了,还怀疑我!”
她当然知道,怀疑才是合理。
可她做了那么多不寻常的事,其他人——尤其是顾祥麟,从来没有怀疑过她,没有问她那些草药从哪里来,没有问她为什么要相信陈康宁,没有劝阻她要去做的事。
他一直坚定地陪在她身边。
顾祥麟细品着她的话,听得出她越来越生气,忍不住劝慰道:“你说得对,他对你的态度的确不算好。不过,我倒觉得,他这人挺勇敢的。因为当时就算我不出手帮忙,看他那架势,是打算自己应付的。”
砰!
沈凌霜冲他背上打了一拳。
“你和陈康宁才刚认识!你就帮他说话!照这么下去,以后你有更多朋友,将来还有那么多战友,你可就有护不完的短了!”
“战友?”顾祥麟对她话里的新词很有兴趣,“什么战友?”
沈凌霜自知失言,赶紧打了个哈哈,“没什么……之前有天做梦梦见你去当兵了。”
顾祥麟的嘴角差点咧到了耳根子后边,“这样啊。”
没想到,我们小霜的梦里还有我呢!
当兵?
嗯,他以前也想过。
但因为还没到年纪,所以他也没和家里人提过。
没想到,小霜做梦都和他想到一块去!
她是不是也期待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顾祥麟的心头热潮澎湃。
听说征兵对身体素质有严格要求。
接下来这几年,他要好好准备!
他绝不会让小霜失望!
……
转眼真就到了开学的日子。
城里新来的那批知青,也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住进了第五生产大队的和平农场。
春耕在即,乡亲们都无暇去关心新来的知青们如何。
但由于和平农场的小队长,沈吉利,整天愁眉苦脸的,很多人都看见了,乡亲们一边在地里干活,一边就忍不住议论起来。
“瞧见没?吉利的脸都快皱成窝瓜了。”
“听说他娘天天拿蛤蟆菜给他煮水喝,清热去火!”
“这是咋的啦?新来的知青同志不配合队上的工作啊?”
“是啊,这次来了十几号人,光是分宿舍的问题就闹了好几回意见!大队长忙着管春耕的事,把新知青全丢给了沈吉利去处理,沈吉利急得嘴里长燎泡,脸上长红疮,看得出是真上火!”
“要我说,肯定是新来的这些知青不懂事呗。既然响应国家号召来了,就该沉下心,参与咱们生产大队的劳动建设!耍什么小姐少爷脾气呢?”
“城里人不都有这些毛病?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不知道谁先瞥见了一旁默默无闻、埋头干活的李兰芳。
“兰芳啊,说起来还是你命好!你们家娶了个知青当儿媳妇,可一点也没听她闹过!”
“是啊,她不是还把自己带的收音机拿出来教孩子们做早操吗?一看就是个心善的。”
“兰芳,我听说你儿媳妇还自己掏钱添置了嫁妆,是真的吗?”
李兰芳忽然就被围成了人群中的重点,她还有点不适应,讪笑着答道:“也没添啥吧……孩子们的钱我没管,让他俩自己在管呢。”
又有乡亲问道:“咋没见你家儿媳妇跟着你下地干活呢?傲冬巡山挣工分,你下地干活,难不成你儿媳妇在家躲懒歇闲啊?”
李兰芳连忙摆手,“没有没有!她去建新中学当老师了。”
乡亲们又争相议论道:
“听说那些知青都想去当老师,这样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哎哟,但也不是谁都能当上的!我听我家那口子说过,他们要先打申请报告到公社,参与公社的教师资格考试,通过了的才能分配工作。”
有熟悉的乡邻用手肘碰了碰李兰芳,悄声问:“兰芳,你儿媳妇当老师,有工资拿的吧?”
李兰芳点点头,“听说是有的。”
知情的乡亲揶揄道:“而且,傲冬他媳妇去的是建新中学,中学老师的工资,比咱们生产队小学老师的工资可还要高一点!”
“哎哟,那兰芳你家的日子是真的越来越好了!”
“兰芳,你还真别说,傲冬娶了个这么漂亮又有文化的媳妇,他是真赚大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