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身已经派人去查过了,程六娘来王府之前先去找了谢氏族人,将那些人都敲打了一遍,妾身估计着,谢氏族人之后也不敢再去找三郎的麻烦。”
谢氏族人不怕平清王府,也概因谢家是谢氏一族中人,而且养父养母对他有大恩,故而他自己还有他的妻儿都没办法出手对付谢家,不然便有忘恩负义之嫌。
之前平清王妃让人将谢氏族人打了一顿,又将他们送进了牢里,长安城骂她的人不知多少,便是她的娘家她的儿女也受到了牵连,所幸谢璎身份够高,这才没有影响亲事。
然而程娇的处境却是十分的微妙,你说她不敬谢氏族人吧,可人家又还没嫁进谢家,还不算正经的谢氏人,但她偏偏又是谢琅的未婚妻,见不得谢琅被那些人纠缠,出手敲打,似乎也合情合理。
时下便是有人议论她,可能说她这个女郎确实厉害,但更多的也是说她有情有义,称谢琅能娶此女,乃是一生之幸。
“她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希望谢家解决谢璟和谢氏族人之事,一直这样拖下去确实闹心,尤其是闹到谢琅面前,他们程家已经很不满了。”
“二个吗,就是想告诉王爷,王爷的好处他们不沾,也希望王爷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别给他们带来麻烦。”
平清王听罢沉默了好一会儿,脸色也有些不好看,毕竟被一个小辈这样指责,是个人都觉得脸面上过不去。
只是他与谢琅父子关系复杂,恩恩怨怨太多了,他又端不起长辈的架子,委实是有些憋屈。
“此事是我忽略了。”
平清王是真的没想过这些,在他看来,他自己都在承受这些纠缠,谢琅受到牵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根本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提起的,也不觉得有什么愧疚之心。
这是作为他儿子必须承受的。
理所当然又情理之中。
可他早已忘记,他与谢琅之间并不像寻常父子,谢琅早就烦他厌恶他了,作为他的儿子,好处没得到半点,倒是受尽了欺负受尽了委屈。
如今他与谢璟之间的纠葛牵连到了谢琅,谢琅这心中估计更烦他更厌恶他了吧。
甚至...甚至谢琅如此简单地答应了过继,认旁人为父,也不愿与他有什么牵扯,或许便有这个原因。
平清王恍恍惚惚。
就连程家就连程娇都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谢琅心中的厌烦,觉得谢琅的日子不好受。
可他却一点都没看出来,只觉得谢琅承受的是他该承受的,是不该有什么怨言的,更不该对他这个父亲有什么不满。
在这件事上,他这个做父亲的确实也没做错什么,但却也没庇护谢琅什么,也没体谅过谢琅的处境和心情。
他还不如程家这个岳家对谢琅关心,更不如程娇护着谢琅,便是冒着毁坏名声的危险,也要站出来为谢琅处理这些他不好处理的事情。
“不说王爷,也妾身的忽略了。”平清王妃轻叹,若是她知晓,也会想法子阻止谢璟和谢氏族人纠缠谢琅的,毕竟她也不想谢琅与谢家越走越远。
平清王沉默片刻:“不一样的。”
平清王妃原本就对谢琅不上心,到底只是继子,这也怪不了她,人之常情罢了,但他做父亲,对于这些也不上心,确实是太不称职。
或许也是他多年来习惯了,然而这种事,习惯才是最伤人。
谢琅想过继,与他断绝一切关系,似乎也合了他的因果,他没做好一个父亲,如今孩子不想要他了,也是说得过去的。
平清王妃问他:“那王爷,世子和谢氏族人的事情该如何处置?”
“我不知。”平清王摇头,“我能做的,最多也只能将谢氏族人请回去,旁的便做不到了。”说到这里,平清王叹气,“到底是父亲母亲的族人,我也不能真的对他们如何了。”
其实这些年来,谢氏族人虽然仗着平清王府的势有些得意嚣张,但整体上也算是老实本分,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故而虽然有小有家资却也称不上富。
除了对平清王府众人的态度...或是说为了维护谢氏一族的荣光,他们也都是寻寻常常的正常人,平清王虽然有时候也厌烦他们,但看在养父养母的面上,便忍了。
“王爷不知?”平清王妃皱眉,显然不大高兴。
“我原本想让他们纠缠一些日子,得知事已成定局,再纠缠也没有用处自己回去就好了。”对此,平清王也头疼得很,谁知道会出现引发这些事呢。
“可是王爷,若是此时不将事情办妥了,三郎还有程家怕是会对王爷不满,王爷难不成还想三郎再记王爷一笔?”
平清王苦笑:“记不记,也不差这些了,我最多也是只能将谢氏族人送回去,别的就做不到了。”
平清王妃想了想道:“那就将谢氏族人送回去吧,只留下世子,情况会......”平清王妃突然想到什么,顿了顿,她问,“王爷,不能将世子也一并送回去吗?”
平清王愣住:“将他也送回去?”
平清王妃道:“是啊,若是世子也离开长安城,一切的根源就没了,平清王府也能安稳下来了,就...就是看王爷能不得舍得了?”
平清王妃说到这里,定定地看着平清王,仿佛在等他的选择。
“那可不成。”平清王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且不说那小地方远不如长安城,日子不好过,便是敬国公府那边也不好交代。”
韦氏如今跟着谢璟一切被逐出家门,敬国公府已经有很大意见了,也就是谢家抓住了韦氏之前害谢璎的把柄,认为韦氏才是引发谢家恩怨的罪魁祸首,这才勉强将敬国公府压下来。
若是将谢璟一家送回谢氏祖地,离开长安,敬国公府一定不会同意的,若是如此,敬国公府可能真的会让韦氏与谢璟和离。
“再说了,还有守言和守兰呢,他们还要习文习武,留在长安城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