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第5章 机会抓住了

现在田春光就需要一个绑人的理由。

生产队的男女老幼都盯着陈援朝,想看看他如何应对,只要应对不当,就等于给了田春光一个理由。

有人小声嘀咕:“学习迟到不是很正常吗?队长是春英的堂哥,援朝是春英的小叔子,他们是正儿八经的亲戚,队长怎么还揪着援朝不放?”

有人提示:“小声点!你连这个也不知道?援朝跟春英闹僵了,队长这是替春英出气呢!”

“闹僵?小叔子跟嫂子能有多僵?”

“你不懂!春英坐山招夫,想招援朝!”

龙城方言,寡妇不外嫁,招个男人上门,叫“坐山招夫”。

“天老爷!抗战尸骨未寒,春英就要……啧啧啧!”

“招的还是自己小叔子,这话怎么说出口?”

人群中的田春英听了,立即站起来骂:“你们这些万人日的,背地里议论我,回家就烂舌头!”

她这么一撒泼,再也没有人敢说话。

田春光见堂妹如此粗鲁,不由得皱起眉头:“春英,你干什么?坐下!大家都来听听,陈援朝迟到的理由是什么?”

陈援朝目视全场。

社员们都坐在从自家搬来的小凳子上,比他矮大半截。

如此一来,陈援朝的气势就有了。

他举着拳头,高呼一声:“要斗私批修!”

他这一带头,全体社员也跟着喊:“要斗私批修!”

这年头,每逢集会,在讲正事之前,都要喊几句语录或口号。

连着喊了几句,陈援朝才挺着胸膛,大声说道:“刚才,队长问我去哪里撒欢了,我必须跟大家坦白,我出去办私事了!”

田春光大喜,以为逮住机会,今天晚上就能批斗陈援朝,显示自己的权威了。

他接着问一句:“什么私事?”

陈援朝故作沮丧:“背诗词!”

田春光更加兴奋:“唐诗宋词都是腐朽的封建文化,陈援朝居然还死抱着不放,说明他的心里还想着让敌人复辟呢!我们一定要打倒……”

他这话还没说完,陈援朝就打断了他:“我背的不是唐诗宋词,是伟人的诗词!”

“伟人的诗词?什么诗?什么词?”田春光隐约感觉自己进了陈援朝的圈套。

陈援朝开始大声朗诵:“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陈援朝只背第一句,下面就有人跟着念。

不是大家文化有多高,而是这个年代很多人都不得不学着背。

哪怕不识字,也要学会几句伟人的诗词。如果在重要场合背不出来,就有可能被批斗。

接着,陈援朝又朗诵了《忆秦娥·娄山关》、《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沁园春·雪》等诗词。

仍然是他提第一句,下面就有人接。

原本挺沉闷的学习会,被他这么一搞,气氛就热烈多了。

社员们在下面喊:“援朝,你继续!你起个头,我们就背!看看是你会的多,还是我们会的多!”

陈援朝拍着胸脯:“我能背一百首!”

下面的人比他还能吹:“我能背一千首!”

田春光见好端端的学习会被弄成这样,大怒:“吵什么吵?伟人他老人家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诗词!”

陈援朝立即抓住机会:“队长,你什么意思?伟人他老人家写的诗词多着呢,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你看不起他老人家?你是什么居心?作为一个队长,你的觉悟就这么低吗?我们要打倒……”

田春光吓坏了,急忙改口:“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说,他老人家的作品很多,但是我们读的少!”

“算你识相!”陈援朝心中冷笑。

如果是早几年,今天这场批斗的对象就是田春光了。

田春光没想到陈援朝如此伶牙俐齿,差点把他绕进去,再也不敢找陈援朝的麻烦。

“好了、好了,我们继续学习!下面,我们请援朝同志给我们讲一讲他的学习心得!”

这家伙学精了,为了不被陈援朝抓住把柄,他直接不说了,让陈援朝来说,妄图抓住对方的把柄。

陈援朝心中暗骂:“狗东西,你想以我之道,还施我身,我偏偏不让你如愿!”

他直接开唱:“穿林海……”

下面的人也跟着唱起来:“跨雪原……”

大家既然都唱,陈援朝自己反而不唱了,他挥舞双手,给大家指挥。

一场学习会就这么被陈援朝给搅黄了。

散会之后,大家拎着凳子,各回各家。

田春英走到陈援朝的身边,压低声音,却咬牙切齿地说:“陈老三,你给春光哥捣乱,我看你今后还怎么在二队待下去?你等着,春光哥今后非治死你不可!”

田春英的话立即让陈援朝想起前世。

那时候,他虽然被知青们收留,却还是二队的社员,还要被田春光领导。

因为田春英的关系,她的娘家人集体敌视陈援朝。

田春光最过分,只要有机会,他就给陈援朝穿小鞋,有什么脏活、重活、苦活,都派给陈援朝。

从1974年冬天到1977年冬天,整整三年,陈援朝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好在,这一世他可以短时间内离开田春光和田春英的双重魔掌。

至于今后如何,等他在宣传队站稳脚跟后,肯定要做一个长远的打算。

他正思绪万千,身后突然有人拍着他的肩膀问道:“援朝,是不是没地方住了?”

陈援朝回头一看,顿时心中一阵狂喜。

说话的人正是前世收留他的知青胡元华。

多年来,田集大队一共分来二十多名知青,这些知青分别在八个生产队参加劳动。

第二生产队原本有两个知青,上一个知青参军走了,现在只剩下胡元华一个。

胡元华人如其名,世故圆滑,却又心地善良,是那帮知青的主心骨。

“胡大哥,你还没走?”

别人都叫他“胡知青”,陈援朝先前也这么叫,现在他改口叫“胡大哥”。

“你现在无家可归,如果没有地方住,可以跟我走!”

陈援朝等的就是他这句。

“合适吗?其他知青同意吗?”

“我同意就行了!你小子这么有趣,他们一定会喜欢!我们那边还有一个捂鼻西施,你不想每天看到她吗?”

捂鼻西施,正是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