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鲤正在倭国发飙打砸时,朝鲜义州。
一个身长七尺,腰围如其长的魁壮男人正半卧林间。
他粗壮如萝卜的手中,抓着一只带着腕子的细胳膊。
肥厚嘴唇一开一合,撕扯下些肉丝。
他位于半坡,透过稀疏的林子,可见下头一座土城。
这些衣甲简陋的乌合之众,在入伍之前做什么的都有。
盗贼、制鞋匠……总归不是军人。
当然,在之前他们也绝没有这样魁壮的体型。
从前的人生还残存在他们身上的痕迹,只有那双罗圈腿,外翻的大脚趾,以及……深埋在骨髓里的残暴。
这些人被驱赶着参军,聚合在一起,又平白得了强壮身躯。
骨子里的恶性便不是单纯的一加一,而是成倍的堆积。
让这些家伙像是蝗虫或者什么恶兽,所过之处寸草不留。
他们一路行过的李氏朝鲜土地,都被鲜血泡透。
有行走山地还穿着狩衣的阴阳师,立在远离这些乌合之众的地方。
约莫四十来岁的男人缓缓张开眼睛:“大景的军队,已经进入义州。”
一只无目,嘴上生着触须背覆黑毛的东西,从土中钻出。
狗儿一般依偎在他脚边。
阴阳师满意的抚摸这斥候的脑袋。
身旁林间,传来窸窸窣窣说话声。
却是有些士兵,吃饱了肉食正绕着火堆唱起小调。
这阴阳师神情一变,手一指。
依偎在他脚边的式神,一头扎进泥中。
而后又从篝火旁的灌木根部钻出,利爪不由分说拔了声音最大的那人的脑袋。
随后抱着断腔大口大口吮吸,热腾腾的血滚入喉头。
这堪称残暴的一幕,让这些不知法度的乌合之众安静下来。
阴阳师冷声道:“熄灭篝火。”
他话音落,立刻有那还晓得怕的士兵站起来,穿着草鞋的脚踩熄了篝火。
一线黑烟升起,消散在天空。
篝火方才熄灭,余烟方才散尽,那啃食尸体的无目怪异突然侧首。
它生得一对大象似的大耳朵,略转了一下,它伏低身子将耳朵贴在地上听。
半晌,它邀功似地对主人吱吱两声。
透过疏疏林子,远远的见一条黑线自地平线朝着那土城奔来。
作为先谴斥候的阴阳师,并不以目力擅长,一直到那条黑线靠近,他艳红嘴唇勾起。
但见那只先谴骑兵,立在义州土城下,打着大景的旗帜叫开了城门。
“快了,快了!”
难掩兴奋,这阴阳师细长的舌尖,绕着嘴唇舔了一圈。
他们安静等了许久。
终于,地面开始震颤。
一些细小的石头,随着这轰雷般的声响晃动。
地平线那端,一支玄甲军士正朝着义州土城而来。
为首一人一身戎装,面容俊朗得很。
却是沈晏亲自披甲上阵,领军而来。
在他身侧,是同样一身戎装的谈莹。
谈莹体态挺拔修长,骑在马上瞧着矫健无比。
那阴阳师自袖中取出个白纸折的纸鹤,双手合拢再展开来。
那只纸鹤化作一道流光,朝着远处飞去。
做完这些,阴阳师眯眼笑着抚摸他脚边式神的头,言道:“撤吧。”
他们走得果决,离开前顺带着遮掩了山上的脚印痕迹。
正通过城门的沈晏,身着山纹甲。
他左手握缰,缓缓收起右手手掌。
掌心中那只眼睛随之合拢,沈晏看了一眼谈莹。
他神色冷肃阴鸷,大抵只有垂眸时一闪而逝的光刻窥见他的心思。
谈莹视线向着远山疏林瞟了一眼,随后仍作不知,缓辔徐行,护送沈晏进入土城。
义州虽在边境,但土城城墙低矮。
沈晏一行刚骑行通过城门,便有一行人狼狈迎上来。
朝鲜终究没能守住防线,国王像是狗一般被赶到了这里。
他伏地而哭,盼着大景能帮他夺回土地。
沈晏座下黑马不耐烦打了个响鼻,甩了甩鬃毛。
若不是沈晏扼住缰绳,这暴躁的烈马本是打算先将这哭出鼻涕泡的脏家伙踩上两脚的。
沈晏也不是什么好性子的,对这丧家犬似的国王更无好脸色。
连面子情也懒得去维护,微一抬手便有军士上前来拖这国君。
拖人的这军士个子不算高,黑面膛生得一张坏人脸。
从后架住人,便往道旁拖,人拖走,只在黄土垫的地面上留下两道笔直又对称的拖曳痕迹。
朝鲜国王显然没料到,会遇上这样不讲究的主。
一脸愕然连哭出来的鼻涕都忘了抹。
叉着他离开的那军士,见状脸扭曲了一瞬。
但这瞬间的失态很快隐去,他面无表情拖人时,手中簌簌洒落些许香灰。
香灰触碰到朝鲜国王的身体,立时变黑。
一直关注着这边的谈莹,借举手的动作掩住唇畔冷笑。
这位亡国的国王,果然只是一粒毒饵。
谈莹御马,马蹄将地上变色的香灰踩散。
……
倭人军营。
最中间的军帐最高最大,血腥味也最浓。
一刻钟前,掐着点送了十二个俘虏进帐中。
帐中咯吱咯吱,令正常人头皮发麻的声音也响了一刻钟。
一只纸鹤,扑簌簌从帐帘缝隙飞入。
纯白的纸鹤被一只满是血的手接住。
打着酸嗝的男人,将这纸鹤凑到油绿骨火旁烧了。
然后舔舐灰烬,读取远方传来的讯息。
他眼睛逐渐亮起,随后仰头大笑。
“沈晏,是沈晏吧?”
若说当今倭人里谁的名声最大,沈晏当列榜首——虽然不是好名声。
盖因那艘引发大疫,毁灭一城的疫船,沈大人大名被刻在小木头神龛上天天施咒咒他。
便是小孩传唱的童谣,也常提他大名。
如今这大恶人竟亲自来了义州,可不叫仇者狂饮三坛烈酒?
“天助我等。”
……
“天助我等!”
京都之中,有卜部氏老者哈哈大笑。
这脸上大片老年斑的卜部曾文叮嘱子孙:“有强大神灵降临。”
“明日,你们定要好生表现,赢得那位大人青睐。”
被他叮嘱的几个青年男女,衣上暗处绣这所谓神代倭文,闻言纷纷恭敬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