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星河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才醒来。
在恢复意识的那一刻,身子仍然酥麻无力,如一条脱水许久的鱼,怅然无助地躺在地上,干渴而难以挣扎。
他记得在自己昏迷的前一刻,身子骨就是突然发麻。
麻从何来?
罗星河仔细回想。
黑灯瞎火的,他似乎被什么绊了一跤,紧接着小腿好像被什么咬了一口?来不及疼,一股麻劲自下而上瞬间灌遍全身,然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嗯哼……”
身边好像还有人在呻吟。
声音很低很低,如蚊子般。
罗星河想起来,在他前面的人是县学教谕孙世明。
他原本不想跟上去,突然见前面的身影惊了一声,突然倒下,接着便没了任何声响。不免心生好奇,小心翼翼地挨过去,还是中了暗招!
陈少杰!
这个名字在罗星河头上嗡嗡地转。
……
罗星河是从醉心楼开始跟踪玥姨与陈少杰母子。
没走多久,他就发现半路瞟见的孙世明其实也在有目的地跟着陈少杰。
县学两个需要留意的人,竟然前后串在一起。
罗星河不禁暗中叫好。
一个螳螂捕蝉,一个黄雀在后,正好把两个人都盯上。
玥姨说带陈少杰去相亲这话,看着不假。
罗星河一路跟着他们来到一鸣书院附近。
在距离书院二里地,开着一家墨房。
说是墨房,其实也就是一处小宅院,并无招牌。院主人以做墨为生,因为做出的墨品相好,深得学子们的喜爱,靠着一鸣书院的学子及其口口相传得来的光顾,养活了这家老小。
这处小宅院除了一个静字,对其他生意人来说位置并不好。卖墨也算是做对了门路,这家人便出了个相对高些的价把这处小院买下来,打算在此定居。只要一鸣书院不倒,就不缺她们的一口饭吃。
是她们……因为这家老小都是女人。古稀之年的祖母,五十多岁的寡母及其老来得的女儿。
与陈少杰相亲的女子就是这家的小女儿,名叫何宁儿,刚满十八岁。罗星河听她们说,其母三十五六岁才有了她,可惜家门不幸,其父没等她出生便病逝了,母亲从此郁郁寡欢,生下她之后时不时犯失心疯,如今整天呆呆痴痴,五十多岁的人像个傻孩子。不过也算得听话,手上还留着年轻时的记忆,成天穿针引线,绣些物件,好歹也能帮着家里换几个钱。
这家原本靠祖母照应,可如今祖母年纪也大了,力不从心。赡养这一疯一老的重担便落在年仅十八岁的女儿身上。
也正因此,已经十八岁的何宁儿还没有说下亲事。
即便被一鸣书院的学子们赞为墨香西施,大多数人家也不愿与这样的人家结亲,平白多养两口没用还拖累的人。
而陈少杰的出身也不好,对方不嫌弃他母亲在烟花之地谋生,他还有什么话嫌弃这个出身悲苦的女子?
至于陈少杰还比这女子小两岁……两岁在两家人看来也不是问题。
于是在媒人的撮合下,二人见了面。不过那媒人正巧家中有急事,没有陪同前来。
反正两家人的情况都比较特殊,也就没那么多讲究,即便没有媒人,约好了日子便没做更改,男方带着路上买的几样礼物主动登门拜访。
这就是罗星河起初了解到的情况。
暗中听了半天,只听到两家人相互寒暄,介绍自家过往,说些闲话。让罗星河不禁怀疑他们是不是太多心了?并没听到什么特别的话。
可再一瞧偷偷摸摸溜进人家院子,扒在墙根下竖耳偷听的孙教谕……罗星河又转念一想,该不会是陈少杰觉察到有人偷听,故意扯上这家人演了一出戏吧?
没多久,便证实了罗星河的猜测。
何宁儿去伙房烧水沏茶,从主屋到伙房,又从伙房到主屋,一来一去,总会朝房侧多瞟两眼。
隐在屋顶上的罗星河知道,孙世明听到屋中有人出门,便猫腰退后躲到了房屋墙侧。
若何宁儿只瞟一眼,可当做只是随意一瞥。可来去之间小动作多了,就不能不让人当回事。
就不能不让人当回事。
后来,陈少杰又借口帮忙到伙房烧火,与何宁儿偷偷小声说了两句话,便倚在伙房门口,默默地朝那墙侧瞅了两眼。
做隔墙之耳的孙教谕毕竟是个书生,怕被人发现,缩在墙侧根下不敢探头,只听声音哪里知道那二人的眼睛有多贼溜?
见此,即便孙世明以为一无所获打算离开,罗星河也不会轻易撤退了。
不过,孙世明似乎也没有放弃的念头,一直挨到何宁儿做好饭,两家相中的人其乐融融的吃相亲饭,依然悄咪咪的想方设法在人家躲藏。
这在罗星河眼中就有趣了。
一方料到被另一方盯上,另一方认定这一方有问题,坚决不肯放过。
看来一方很能装,一方又很能忍啊!
罗星河真是恨不得把双方都揪出来,来个面对面的交锋,可比陪他们这般耗着痛快。
那两家五口人可是吃饱喝足,他干耗着饥肠辘辘,幸好从醉心楼离开时还顺手揣了包点心填肚子,那孙世明才是真能耐得住饿。
吃过饭后,收拾妥当。玥姨母子仍没有要走的意思。
玥姨说已经在县学请了一天假,又都谈得来,不如让她儿子帮忙做点事,毕竟若婚事能成,她儿子以后就是这两家中唯一的男子,要顶两家事做的。
何家祖母对温文有礼的陈少杰也很是满意,拉着他的手本就舍不得让走,听玥姨这么一说,更是欢喜,让他跟着孙女去学做墨了。
“好,好,很好。”
何宁儿的痴呆母亲除了吃喝,便一直在绣巾子,不知在说婆母的决定好,还是自己绣的花样好。
“把你绣的巾子送给少杰一块。”何家祖母笑道。
痴母打量手中的帕子,“不送,巾子要卖,攒钱给宁儿做嫁妆。”
“咦?”玥姨向前凑了凑,“大嫂的顶针是新的?”
顶针?
躺在屋顶上的罗星河支起了耳朵。
只听何家祖母说道,“是啊,这枚顶针是新买的。往常是戴着一个好多年的,让她不小心弄丢了。”
“我就说呢,一般人常年做针线活,那顶针早该镶手指上了,很少换的。”玥姨的声音顿了顿,又道,“大嫂以后可要小心些。”
丢了一枚顶针而已,扯到小心不小心。这是罗星河听了这么久听到的最有分量的话。
好像外甥女拎着一枚拴在线绳上的顶针在他眼前晃啊晃,晃得他心里乐开了花……